本文内容来自
《特味浓公开转让说明书》
如需原文
请加小编微信 Kurgerlion
我国调味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水平总体呈增长趋势。一方面,行业的主要客户为食品加工企业、餐饮连锁企业和家庭消费者,调味品属于居民日常刚需消费品。长期来看,价格受CPI的推动上涨,以此抵消用工成本、材料成本等上涨;另一方面,随着消费升级,调味品产品向多元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产品的溢价能力更强。
此外,调味品产业不断发展成熟,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升,行业内领先企业凭借品牌优势、规模效应等,盈利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从长远来看,调味品作为刚需消费品,利润水平有望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与传统调味料类似,随着行业渗透率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在复合调味料领域消费者正在逐渐形成确切的消费习惯和品牌认知。
品牌壁垒是企业利用品牌形成对产品的一种保护,在品牌壁垒的影响下行业将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如果行业没有重大的技术变革和盈利模式创新,这种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很难被打破。尤其是在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约束环境下,不管是食品加工企业还是餐饮企业都倾向与知名度高、产品安全品质可靠、值得长期信任的企业合作。建立企业品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多年的经营积累以及客户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这对新进企业构成进入壁垒。
消费升级、生产工艺和水平的进步,从消费端和生产端同时促使调味品行业发生着改变。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重视技术研发创新和各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持续不断地开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消费升级趋势的创新产品。
复合调味料行业具有品种繁多、产品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等特点,产品创新是复合调味料企业的核心驱动力,只有持续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才能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复合调味料的创新研发需要企业能够持续洞察市场方向,了解消费者口味偏好及变化趋势,同时具备高素质的研发团队,重视研发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目前行业内知名企业均拥有较强的研发团队,在配方的研制和改进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持续向行业与市场输出创新、新鲜、口味丰富的产品。而建立一支成熟的研发团队、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配方和经验需较长的时间,行业新进入企业往往很难具备相应的实力。因此,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成为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
我国复合调味料市场的终端需求主要来源于餐饮业、食品制造业和家庭消费三方面。
从餐饮渠道来看,各种类型的餐饮店不仅数量庞杂,而且在采购周期、结算周期、服务方式问题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往往需要调味料厂商通过中间商来更好地进行联络推广。
从食品制造供给渠道来看,食品加工企业确认原料供给合作关系需经过一系列的食品检验和测试,倾向于与供应商长期合作。
从家庭零售渠道来看,家庭消费者采购具有高频量少,商超等零售渠道出于货物周转速度以及销售总额的考虑倾向于设置较高的准入门槛,且调味品针对家庭销售的渠道必须不断下沉才能收获更大的市场,此过程需要多级分销商体系的支持。
因此企业销售渠道的构建非常复杂且投入巨大,销售渠道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多年的培养和积累,对新进入企业构成渠道壁垒。
近年来,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卫健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陆续印发了一系列涉及食品安全的工作指导方案和通知,显示出国家在整顿食品安全秩序方面的决心和力度。
随着《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要求企业既有良好的生产水平,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食品企业必须把优质安全放在第一位。企业需要健全质量管理机制,不断改进和提高食品生产装备与生产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改进步伐,提高人员整体素质,确保产品质量。因此,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成为进入该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