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目前临港新片区已建成相关产业园区,算力行业是这些产业背后重要的支撑,需要配套的供电方案支持,为此电力企业在接电过程中跑出了临港速度。
在临港算力的电力控制室内,去年6月第一路试电引入,不久前第二路电成功接入,让电力供应跟上了企业需求。
据媒体此前报道,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将形成以智算算力为主、基础算力和超算算力协同的多元算力供给体系,总算力超5EFLOPS(FP32),AI算力占比达80%,算力产业总体规模突破100亿元,建成公共算力服务平台,规范算力交易机制,实现区域算力调度,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算力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算力示范应用标杆场景。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础。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等AI应用的大爆发,驱动了算力需求的大爆发。临港新片区在招商中发现,现在的AI企业不仅关注简单的补贴等支持政策,更关注能否解决算力需求,这是市场上非常紧缺的资源。
截至去年6月,临港总算力超过3EFLOPS(FP32),总算力规模约占上海市近20%,优势明显。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陆瑜也表示,临港具有算力优势,商汤等一大批算力平台都在临港,新片区想借助这个基础优势,发展智算产业集群。
发展算力平台和智算产业集群,离不开充足、可靠的供电。
早在2021年,上海首个全电综合能源站项目、滴水湖金融湾综合能源站就已落地临港,供能覆盖范围74万㎡,但主要为该区域的酒店、旅游、文化等设施提供供热和供冷服务。目前针对AI产业算力的供电支撑项目并不多见。

临港算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史勇勤:数据中心的使用要求具有可靠性,对于电力使用来说,必须要有双市电的备份,即互为备份来保证数据中心的不间断运行。
由于用电需求高,电力部门直接从主网拉线进入企业,克服路线远、施工难度大的困难,短时间内让企业能够正式投入运营。

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临港中心能源管家 顾春锋:2024年1月到目前为止,电力部门收到了约55个项目的用电需求。按照这样的需求量,2024年临港新片区的用电需求还是会呈增长态势。

当前客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电力部门正在细化服务方案,对于临港的电力需求不仅提升速度,未来还要不断提高质量。
DAFI综合自:上海临港、东方卫视、上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