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中国经济处于上下半场切换之际。中国正从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向内需拉动的高质量增长模式,此次结构性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政策支持将有助于平缓过渡。上半场中的建筑业企业,其营收主要依靠投资增长;下半场中的建筑业企业,其营收来源将更加多元化。
1. 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研判依据
1.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4
1.2. 基建投资维护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
2023年,国家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出台扩内需政策,经济有所回暖,但复苏动力仍不充足,“三架马车”走势分化。外需难当大任,内需可持续性有待验证,投资对稳经济的支撑效果更加直接和充分。制造业投资增速稳定,房地产投资企稳尚忧,基建投资仍是实现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历次“稳增长”政策中,基建都是重要抓手——
● 2008年次贷危机蔓延全球,为应对危机,11月国常会提出“四万亿”投资计划,其中铁路、公路、城市电网改造合计投资1.5万亿;
● 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升级,欧元区经济承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回落,面对下行压力,2012年4月加快项目审批,5月国常会提出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加快已确定的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项目;
● 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宏观政策迅速调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5月两会宣布提高财政赤字规模1万亿元,专项债额度增加至3.75万亿元;
●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确认政策重心转向“稳增长”,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 2023年10月,中央财政表示将于今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万亿国债”充分彰显了政府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的决心,预计2024年财政和准财政将继续发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再迎增量资金。

2. 2024年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研判
2.1. 房地产投资降幅较大,住房“双轨制”有望推动保障房需求提升
2.2. 基建投资增速总体维持相对高位,但呈放缓趋势
2.3. 专项债发行平衡投资放缓,但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仍明显降档
2.4. 中央加速部署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政策持续加码
2.5. 海外建筑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
2.6.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国进民退”“马太效应”态势愈发明显
来源:造价云学院

新政下“三大工程”投资建设操作实务与城乡区域综合开发项目投融资创新落地实操与风险防范专题培训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