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农药行业市场和销售大会”在无锡举办。
先正达、巴斯夫、拜耳、富美实、UPL等农化巨头,中农立华、明德立达、六夫丁、四川国光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代表登台亮相,分析农药行业现状和未来市场趋势,研判机会和发展路径。
本届大会在上海CAC前召开,多位重磅嘉宾分享的内容,传递释放出农药行业诸多重要讯号。

01
大会嘉宾的发言,透露了一股行业“寒气”,有媒体直接以“部分农化企业将熬不过这轮残酷的竞争与洗牌周期!”标题来报道本届会议。
我们来看看农药市场信息、农资与市场等多家媒体对本届大会的观察报道:
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介绍,2023年化工行业整体利润下降31.2%,其中农药利润同比下降高达60%,除草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产量均有所下滑,特别是大宗除草剂产品产量的下滑拉动了农药产量的总体下降。
据东北农业大学教授陶波解读,转基因技术一旦普及,常规除草剂应用量将加速减少,并可能导致草甘膦和草铵膦相关产品在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市场一家独大的现象出现,进而引发农药产业的产品结构,甚至产业整合的加速调整。也正因此,陶波教授表示我国目前2000多的除草剂厂家数量,将会快速下降到500以下。除草剂厂家数量将快速下降,部分农化企业大概率熬不过这轮低迷!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事业市场部副经理任永志对国内行业的分析,便会让身处行业的你不寒而栗。
比如根据近年的行业景气周期分析出目前正在产能扩增和释放的农药行业,已经进入了现用现采的业务模式,同时在产业链加速延伸的农药企业业务边界不仅越发模糊,而且经营利润已经受到了巨大挑战。特别是西北、东北新产能的释放,医药技术和跨界资本的介入,让产能本身就过剩的供需市场更加失衡,以至于原药价格持续下跌,而且暂时看不到抬头的希望。同时,存量竞争持续加剧的需求端出口量锐减,而且多数产品只能依靠价格体系的调整来弥补品牌不足的缺陷。甚至2023年到现在的库存,已经让能够降低风险的订单生产思路,快速成为行业业务模式的主流。

一些实力企业开始通过扩大投资、增加产能来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特别是拥有创新和研发能力的企业,将在慢慢的崛起中享受越来越多的垄断性红利。而中小农药企业,也将在快速进入的跨界资本降维打击下承受更大的压力,甚至在大部分原药品种持续底部盘整的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淘汰可能。“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价格战,对于实力企业是咬一咬牙,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可能不只是亏损线,而是生死线。敏锐的业内人士已经发现,精草铵膦和氯虫苯甲酰胺等产能增加但需求稳定导致的压力越来越大,停产出局已经在价格战的优胜劣汰中接连上演。此轮低迷的行情持续时间预计远比前几轮低迷期要更长,农药行业的风险已经骤增。也正因此,任永志断言,有一部分农药企业,甚至包括某些头部企业,大概率熬不过这一轮残酷的竞争与洗牌周期……
02
但据笔者观察,去年大多企业的业绩下滑,对应是前年的业绩腾飞,从中长周期来看,目前大盘总体是回到2019年前的横盘状态。
即便在大盘低迷的情况下,也有一些企业逆势发展。
比如四川国光,成为20多家已公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的农药企业中唯一一个销售额与利润同步增长的企业;河南六夫丁抓品质塑品牌,不打价格战;富美实在国内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价格持续下行,已经突破30万元一吨(据说到25了),大量国内企业跟风登记、数百个制剂产品面市,原药产能急剧扩张年产超14万吨(中国一年的产能够全球用十多年)……在这样的极限“围剿"下,富美实依然取得去年“康宽”上市十六年来销售业绩最好的一年的成绩,这份成绩单在逆境之下十分亮眼!

富美实中国区总裁吴朝晖在大会上的一段即席发言,令笔者深感认同。
她分享了富美实从2017年全面接手“康宽”以来,“康宽”品牌之经久不衰的故事。

过去这些年,“康宽”这一个单品,撬动了国内农化企业在氯虫上下游产业链逾两百亿元的投资。
“康宽”产品国内上市后,一路走来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不但经历了地下工厂生产原药,制剂厂添加隐性成份,中间有诸多新化合物涌现参与到市场竞争等等不利因素,但在国内企业将氯虫产品杀价杀得“满地血红”之时,康宽价格及品牌丝毫未被撼动,这是什么原因?是什么令一个品牌,一个化合物,能让如此之多的农化企业为之“俯首”?
吴朝晖说“康宽”不是一个品牌,而是多品牌战略,与先正达的全面合作,与国内诸多制剂企业进行混剂的合作,更多的应用场景,赋予种植者更多价值,都让这个产品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她建议大家对“康宽”品牌的成功进行复盘、学习,毕竟国内很多原药企业包括制剂企业都会走向海外市场,发展成为全球化的公司,更应反思我们该如何打造产品品牌,如何通过品牌溢价来创造企业利润,应该如何去做营销,如何为种植者提供价值,而不是一味无下限地压低成本牺牲利润去杀价……
03
本届大会主办方邀请菜头老师作主题报告,把过去几年对农企数字化营销研究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受到与会者热烈欢迎。
菜头老师
菜头老师有逾二十年农资营销经历,在市场开发、品牌打造、营销团队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
四年前,菜头老师着手研究农企数字化营销,率先在国内联合天天学农创办DMT农企数字化营销研学营,为逾百家企业、数百农资人系统培训数字化营销,并率先定义"农资数字化营销"的概念,撰写发表了40多篇农企数字化营销的分析文章。
菜头老师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帮助大家理出一条“线上+线下”结合进行农资产品推广、品牌打造的新思路,新颖的观点和案例分享,受到300位与会观众热烈欢迎。
受大会委托,菜头老师主持了第一天下午的会议。

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本届中国农药行业市场和销售大会,在市场低迷,企业迷茫之时,十多位知名嘉宾的精彩分享,为从业者提供了一场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启迪。
这是一场有价值的赋能大会。

关注“菜头农业说”视频号,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