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口和就业的重要载体,产业为经济发展重中之重。
聊城,因古聊河得名(后改道灭失),古城四面环水,“湖水相连,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故称“江北水城”。聊城市西邻河北,南邻河南,古京杭运河途经此地。漕运官船、民间商船、货船、客船日夜穿梭,且大运河聊城段地势高、水源少,修建水闸借水行舟导致客商滞留,这个“商贩所聚”之地,迎来了长达400年的“烟火”繁华。借漕运之利,临清的“贡砖”运至紫禁城;南方的丝绸、茶叶、竹器,北方的棉花、皮货、煤炭发往全国,清代临清钞关常年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最高峰时占全国课税额的四分之一,是山东全省税额的近十倍,地位显赫。
但随着黄河改道、河道淤塞,灾祸失修的京杭运河漕运逐渐废弛,一度与天津相当的聊城经济也逐渐落伍。
经济总量全省倒数第3——2022年GDP总量2780亿,2023年GDP总量2926亿,依然为全省倒数第3位,仅高于枣庄、日照。2022年GDP增速4.3%,2023年增速6.1%,略高于省均水平。
2022年人均GDP4.65万,低于省均水平,位列全省倒数第1位。
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5863元,低于全省均值,位列全省倒数第2位,仅略高于菏泽。经济基础薄弱,整体体量小,但增速快,人均GDP及可支配收入均远低于省内均值。2022年各区县GDP,根据高低,依次为东昌府区(903.45亿元)、茌平区(369.88亿元)、阳谷县(330.16亿元)、临清市(282.08亿元)、莘县(273.96亿元)、冠县(262.57亿元)、高唐县(180.18亿元)、东阿县(177.58亿元)。
经济规模横向对比:从整体来看,作为主城区的东昌府区是高居第一,占到全市的32.5%;高唐、东阿经济相对落后。
产业结构:2022年,一产占比位列全省第1位,二三产占比位列倒数第3位,一产为相对优势产业。绝对实力:经济基数较小,2022年一产增加值位列全省第8位;二三产增加值位列全省倒数第3位,仅高于枣庄和日照。①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倒数第3位,同比基本持平;一般财政自给率(一般公共收入/支出)45%,全省倒数第2位,仅高于德州。一般财政赤字上涨10%,增幅位列全省中游。②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土地市场下行,土地出让金收入199亿,位列全省倒数第3位,仅高于东营/泰安;2022年同比骤降40%。受此影响,2022年政府基金性收入仅222亿,全省倒数第3位,仅高于东营/泰安,骤降37%!体量中等,贡献度高:2022年商品房销售额仅397亿,全省第9位,同比骤降36%。GDP贡献率由2021年的18.7%下滑至14.3%,高居全省第4位。
投资降速: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56亿,位列全省第9位;同比上涨11%,涨幅位列全省第2位,有一定发展潜力。
房价虚高:根据安居客房价统计数据,聊城2021年房价11132元/㎡,2022年微降至11058元/㎡,2023年微降至9207元/㎡,连续3年高居全省第3位,省内仅低于青岛和济南。作为笔者的家乡,东阿阿胶、中通客车、鲁西化肥、信发铝业、华泰化工、高唐时风、景阳冈、阳谷电缆、临清轴承、济美酱菜、冠县鸭梨、莘县蔬菜、聊城手表等企业和产品均耳熟能详。①东昌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宜居城市、“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
②临清市——千年古县、中国棉纺织名城、中国蜡染名城、中国商贸名城、中国轴承贸易之都、中国京剧艺术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轴承之乡和酱菜之乡。
③阳谷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森林城市、水浒名城。
④莘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香瓜之乡、中国双孢菇之乡、中国小肉食鸡之乡、中国蔬菜第一县等。
⑤茌平区——中国圆铃枣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
⑥东阿县——中国阿胶之乡、中国喜鹊之乡、中国杂技艺术之乡、中国黄河鲤鱼之乡、中国油用牡丹之乡、中国驴肉美食之乡,被誉为“万户喜鹊吉祥地,千年阿胶福寿乡”。
⑦冠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和著名的“鸭梨之乡”、“灵芝之乡”(目前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灵芝生产经营集散地,灵芝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交易量占全国的60%以上)、“毛白杨之乡”。
⑧高唐县——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平板精密机械之乡、中国建筑机械制造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锦鲤第一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等。
①化工产业:初步形成了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化工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化工产业已成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并正在向绿色化、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形成了以中通客车、中通新能源为龙头的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和以鲁西新能源、新泺机械为龙头的智能专用设备及零部件产业为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③金属材料深加工产业:钢管产业已发展成为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产业名片,是全国最大的钢管生产基地之一和最大的钢管集散中心。
④生物食品医药产业: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出口宠物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生物食品医药产业是聊城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⑤汽车及基础零部件产业:已形成以中通、时风等为龙头,集整车和零部件研发、生产、贸易于一体的汽车工业体系。
⑥轴承产业:聊城市是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目前已形成以临清为中心,向东昌府区、东阿、冠县延伸的产业集群。
聊城市共有 8 个开发区。
分别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阳谷祥光经济开发区、鲁西经济开发区、茌平经济开发区、东阿经济开发区、冠县经济开发区、高唐经济开发区、临清经济开发区。各开发区及主导产业分布↓

2、产业布局
依托东阿阿胶、凤祥集团、立海冷藏、润林牧业等企业,推进驴肉、驴奶、肉鸡、肉鸭、肉羊精深加工,开发各类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打造东阿黑毛驴、莘县蔬菜、阳谷家禽、高唐锦鲤、冠县灵芝、临清桑黄、东昌府葫芦、茌平鲈鱼等作为主导产业。如下图

坚定制造业强市战略,明确先进制造业布局及载体,到2025年,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5100亿元;培育千亿级产业2个、800亿级产业1个、500亿级产业3个;拥有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知名品牌。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医养健康、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产业。到2025年,建成10个左右特色文化旅游集聚区,10个左右医养健康集聚区,10个左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聊城市旅游地图↓
根据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要求,聊城市结合实际,确定了重点发展的十二大优势主导产业,包括黑色金属、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轻工纺织、绿色建材、大健康、轴承、绿色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参考政府官方文件,产业地图如下↓

作为冀鲁豫三省交界重地、山东省会都市圈重点城市、京津冀经济圈辐射城市,2023年12月8日,聊城西站开通运营,聊城正式进入高铁时代:1小时到济南、1个半小时到郑州、2个小时到天津、2个半小时到北京、3个半小时到西安。
作为鲁西门户,高铁时代让聊城一跃成为中国南北、东西大交通体系枢纽城市,这座千年古城再次迎来高速发展的十字通道。

万事俱备,只争朝夕,相信聊城经济发展必将跑出加速度。
备注:部分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及政府官方文件
Golden Position(Qingdao)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公司创办于山东青岛,以房地产全程策划和项目定位体系为核心,为开发商城市准入、土地研判、产品定位、设计优化、价值策划、故事线策划、展示体验、营销操盘、交付策划、服务策划转型及专题研究等工作提供专业一站式全链路解决方案。专业经理人担纲,严选本土化事业合伙人,定位及操盘涵盖山东主要地市,集中于青岛、济南、临沂、日照等城市,涉及天泰、海信、海尔、民生、阜丰、房源、万城、新城、碧桂园、万科、中海、招商、融创、中南、金科等诸多在售及结案项目。涉猎业态包含国家AAAA景区、全国优秀古城文旅、全业态商业综合体、超百万平住宅大盘、绿色健康科技住宅、第四代创新住宅、养老住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