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一、什么是标准?
标准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定义,标准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
国家标准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
行业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国家标准公布之后,该项行业标准即行废止。
►►►
团体标准
由团体按照团体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
►►►
企业标准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 ,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企业参标的好处
►►►
政府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建设
参与制修订标准的企业要么是高新技术企业,要么是技术中心企业或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单位,要么是新产品鉴定或评审企业,要么是创新试点企业等,也正说明了标准化恰是技术、专利和标准有机结合的过程。所以,政府倡导企业参与标准起草,给予鼓励、引导。
(1)政府奖励
各地政府,基本都有对参与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标准起草企业给与奖励。
(2)政府鼓励
招投标加分项,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企业申报条件、低息或者无息贷款等,参与标准起草的企业优先或者入围。
►►►
企业战略与形象提升的最佳途径
近年来,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战略意义及标准对企业形象提升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
标准可以有效地规避竞争,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提供竞争门槛,提升企业在整个行业的美誉度。
►►►
形成企业保护自我发展的坚固壁垒
率先参与、制定标准、率先推向市场、规范市场,一旦标准实施,企业就获得一个绝好的保护自我发展的壁垒,也获得了到国内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强大武器。
参与标准制定,可以产生市场控制效应。企业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写入标准之后,可以采取拒绝许可、收取高额许可费、以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收取许可费、交叉许可、免费许可等方式来处理其在标准中的专利技术使用问题。
►►►
企业树立行业领导品牌
2005年,因《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GB19295的实施,速冻行业处于惊恐之中,因该标准在微生物指标方面,科学性、适应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行业的发展显现出了明显的制约作用。在三全食品董事长陈泽民的积极支持和呼吁下,该标准修订会议提前召开,修改方案基本满足三全食品的要求。三全食品积极奔波,向全社会展示了速冻行业领导品牌的风范。
►►►
企业拥有制定规则的话语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表面看强调的是做任何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实质上,其还有另一深层含义,即谁掌握了“规则”的“制定权”,谁将拥有“话语权”,成为“领导者”。作为追随者,只能被动跟随。
“得标准”也许未必得天下,但“得标准”一定能成为破除各种各样贸易壁垒的“利器”。
►►►
助力企业抢占市场先机
起草标准过程比较长,一般都一年以上。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可在生产方面抢占先机,即:早一步调整原材料的采购,以免造成因产品指标不达标而造成的浪费。
企业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发出了企业的声音,了解了标准核心内容,提前让客户知道产品或者行业动向,在投标中抢占市场先机。
►►►
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急剧增强
企业参与标准起草,证明了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
例如:在建筑领域,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几年不见的一些中小型建材企业一夜之间“篡红”、”发财“,是他们在标准起草、专利购买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把企业升级的模式定格在“软件升级”、“形象提升”上。建筑领域的特殊性,也让参编企业受益匪浅:
(1)标准公开出版后,企业可以向客户展示标准全文、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修缮机构、政府采购机构等非常重视标准起草的企业,会积极地采纳、推荐企业产品。
(2)政府工程、重点工程、形象工程等工程的优先建设权、入围设置权、标的设计权,会特别邀请标准起草企业、专利持有企业等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参加合作。
(3)标准起草企业、专利持有企业等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在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名单中,有的地方政府还实行税收优惠、退税等鼓励政策,有的企业还进入政府扶持企业名单。
►►►
作为参编人员职称评定、岗位晋升
的重要指标
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时的技术要求之一:参加标准制定。
岗位晋升的要求之一:行业内技术知名或专家。
参标条件
企业受邀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标准起草的条件:
(一) 企业在本行业内有影响力;
(二) 企业技术人才在本行业内有影响力;
(三) 企业产品在本行业内有影响力;
(四) 企业在本行业内有市场推广、市场占领的需求,愿意资助标准起草工作。
参标形式
(一) 企业参与分类:主编单位,参编单位
(二) 参与人员分类:主编人员,编写人员
(三) 标准公开出版后的单位、人员排序原则:一是考虑对标准起草过程的参与程度、影响程度,二是考虑资助企业的贡献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