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扶绥县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赋能村集体经济发展,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让村集体富起来。2023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2793.25万元,同比增长16.02%,有效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点”阵发展,盘活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公司+村民”发展模式,重点培育甘蔗、坚果、木材、蛋鸡等四大“工农互促”产业基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建设,发展润农蓝莓、西长沙糕、昌平坚果、东门姑辽茶、柳桥富硒米等农特产品,重点培育“壮香红”姑辽茶、“绥柳”富硒米等120余种品牌。近年来,共成功培育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合作社示范社3家,以示范样板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线”性串联,产销融合实现效益带动。通过产品代销、代种代养、技术培训、品种改良、土地流转等方式,推广“托管式”“订单式”经营模式,帮助农户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链,增加经营性收入。建设同正·上龙大健康生活体验馆、扶绥县乡村振兴产品展销馆等平台,集中展销扶绥当地名特优农产品。与本地龙头企业、各村集体经济等协议供货,形成“供单”,并通过搭建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形成本地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打造了大塘农贸市场、扶绥县兴农惠农综合交易市场(一期)、东罗镇综合商业街、昌平乡千亩连片集体经济坚果示范园等一批示范性重点项目,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面”上覆盖,抱团发展激发内生动力。整合村级集体经济政策、资金、资源、资产、管理等要素,实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企业法人负责制,构建“1个县级平台+10个镇级公司+N个村级合作社”的运营体系,推动县、乡、村三级集体经济公司联动抱团发展。建设岜盆乡制筐厂、扶绥县蓝莓种植基地等项目,通过租赁经济、商业销售和“平台公司+社会资本+村集体经济”等经营模式,促进农户增收。补齐产业链条,全力打造产业集群,分别打造岜盆乡村集体经济产业园、渠黎镇大陵村渠芦屯国家蛋鸡标准化示范场、中东镇鳗鲡堂生态养殖基地等项目,逐步形成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带,推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产业提质增效。(潘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