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大脑+未来工厂”
是数字经济系统的核心架构
为推进数字重庆建设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1月8日
全市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大会
在渝中区举行
大会现场发布
《重庆市工业产业大脑建设指南(1.0)》
(以下简称《产业大脑指南》)
《重庆市未来工厂建设指南(1.0)》
(以下简称《未来工厂指南》)
明确将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生态
力争到2027年
重庆将建成20多个行业产业大脑
20多个未来工厂
40多个智能工厂
400多个数字化车间
……
产业大脑和未来工厂将如何构建?
一起来看看

构建“1+1+N”
产业大脑构架体系
工业产业大脑是聚焦特色制造业细分行业,构建形成“数据汇聚—智能计算—能力生成—赋能服务”一体的AI大模型。通过融合贯通政府产业基础数据、行业公共数据、企业共享数据,打破产业、市场、创新、金融等固有边界,重塑产业组织形态和资源配置模式,支撑政府精准决策和产业精细治理,实现全行业全产业链的智能化协同发展。

△ 工业产业大脑构架图。来源:重庆市经信委
加快数字重庆建设,率先构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大脑建设体系按照《产业大脑指南》,重庆市将构建“1+1+N”产业大脑构架体系:
● 1个产业大脑能力中心作为产业知识库、数字资源、功能组件共享开放平台;
● 1个产业数据仓作为数字底座;
● N个由多元市场主体建设的特色细分行业大脑。
“工业产业大脑建成后,将与行业大脑实现互联互通、协同赋能。”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行业大脑是根据产业集群布局、产业链发展实际,建设行业数据仓为数字底座,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输出工艺技术、运营管理等可重复使用的数字化工具,其内容主要包括行业数据仓、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能力组件”、业务能力、行业大脑门户、安全防护系统等。
届时,行业大脑建设将充分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资源,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推动政府侧、行业侧、企业侧多方数据汇聚,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创新链“四链”深度融合,建设形成“云、网、边、端、数”全方位、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
形成“12343”
未来工厂建设体系
根据《未来工厂指南》介绍,未来工厂是围绕未来发展战略和产业变革趋势,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和协同响应,以模型和数据驱动企业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变革,持续追求价值链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现代化新型组织。

△ 未来工厂体系构架图。来源:重庆市经信委
市经信委介绍,我市未来工厂建设体系为“12343”,具体来看:
● “1”是以产业大脑能力中心为核心,以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为支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构成要素的未来工厂建设赋能体系;
● “2”是以软硬件基础支撑和数据应用支撑的2层建设未来工厂基础支撑;
● 第一个“3”是智能工厂、新模式新业态和双化协同工厂3大典型场景应用;
● “4”是数字化组织体系、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和标准应用体系4大未来工厂建设保障体系;
● 第二个“3”是“AI领航工厂、链网平台工厂、超级无界工厂”三类未来工厂分级建设形态。
整个未来工厂的建设包括赋能体系、基础支撑、场景能力和制度体系等多个方面,今后渝企应根据市场变化、产品迭代等条件,结合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按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三级梯次培育路径和“AI领航工厂、链网平台工厂、超级无界工厂”3级示范建设体系实施数字化转型。
在建设中,渝企还应参照重庆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标准,其中数字化车间建设对应能力成熟度评估2-3级,智能工厂/新模式新业态建设对应能力成熟度评估3-4级,未来工厂建设对应能力成熟度评估4-5级。
川渝数字经济发展
西部领先
当前,全国共建立起340余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遴选出50多家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逐步形成“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赋能体系,加速连接全产业链条。
工信部最新报告显示,川渝抢抓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川渝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西部地区整体领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应用发展态势较为均衡。
“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我们构建制造强市的重要抓手。”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市累计推进实施了6725个数字化转型项目,聚焦制造业企业转型需求,培育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了最佳“试验田”。
“我市建设产业大脑,就是要充分释放工业大数据的价值潜力,让数据在政府、行业以及企业间有效地聚合、流通、使用。”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按照《指南》要求,当前各地正有序推进申报、评审、建设等相关工作。更多未来工厂建设落成后,将与产业大脑同频共振、相互促进,提升我市智能制造水平。
·END·
——————
让城市更加智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关注星球获取更多完整版资料(解决方案word、胶片PPT、白皮书等)!
更多精彩内容:
一、政策文件
二、技术方案
三、新兴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公开渠道,由数字城市产业研究整理精心推荐。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将会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本站所载文章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数字城市产业研究立场。
阅读原文,即可获得。
喜欢的话,帮忙点个,或者
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