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型号  减速机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链式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探讨交流】企业安全检查应该怎么查

   日期:2024-02-24 05:36:4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15    评论:0    
新海君
及时传递最新法律法规、最权威交通执法政策,以及水上安全的常识,交通执法业务、注意事项等的发布
公众号

◆结合风险点的类型、级别予以量化,按照事故类型及造成的危害大小,进行分类细化,精准判定,有效整治。

◆突出抓好作业行为旁站式或观察式检查,特别是相关方施工、检修作业,坚决杜绝简化程序、作业步骤,保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抓好重点时段专业管控,彻底改变中班夜班和交接班时段安全管理弱化态势,推广应用视频监控检查方式,加大“四不两直”检查力度。

◆对于区域位置、工艺技术等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进行安全检查,查缺补漏。

◆对涉及重大隐患的,连带考核相关负责人管理责任,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和职工反“三违”意识和遵章守纪自觉性。

企业安全检查应该怎么查

■于利国 于诗濛

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抓好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企业安全关系企业全员,需要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笔者认为,企业应高度重视抓好安全检查,制定检查标准,密织检查网格,确保检查有章有序,着力以安全检查促隐患整改、促管理提升,全力消除各类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企业安全检查常见问题

事故隐患排查体系不完善。一是未组织开展事故隐患分级管控,企业主要负责人与安全管理人员等各层级未制定明确的管理范围与标准,层级管控要求与安全责任履职不匹配。二是对风险分级存在误区,在风险辨识上不全面,等级划分上没有按照实际风险进行定量分析。有些企业以作业频次少、人员接触少等原因为由,把高级别风险点降低为低级别风险点,人为降低隐患危害性,造成重视程度和管控力度降低。三是没有制定针对性风险管控措施,简单地将若干重大或较大风险点归属同一类型管理。如某些钢铁企业将“焦炉、转炉、高炉煤气柜”均列为“煤气柜”,但煤气柜存储介质及储量不同,存在的隐患在产生的危害量级上有较大误差,企业并未针对性制定专项管控方案,安全措施笼统,构成潜在管理隐患。四是未开展全员化隐患排查,管理岗位和操作岗位存在不同类型的事故隐患且得不到有效“释放”,如此长期叠加,为事故发生构成量能积累。

安全检查层级管理不到位。一是各级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政策、规定和要求了解不清,对本人应履行的安全责任不掌握,在日常管理、带班值班时对现场实际安全状况不关心,导致隐患排查工作缺少“领头羊”。二是职能科室、车间管理人员、岗位职工检查频次不够、检查项目不具体,处理问题不及时,检查人员基本能力不足,发现不了实质性问题。三是班组基础管理和职工自主管理能力不足,安全意识不强,现场检查力度偏低。四是对问题的追溯性检查不全面,问题考核偏软、处罚轻、人情重,或者只整改、不处罚,隐患重复存在。

隐患排查规范标准不落实。一是未按照国家法规、行业标准要求制定安全检查依据标准。二是检查人员对国家规范标准掌握不够,未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检查,单凭经验进行检查。三是检查标准不全面,或标准要求不高,在执行上走过程、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敷衍了事。

防治“三违”现象不到位。一是检修作业、临时作业、非常规作业抢时间抢进度,问题隐患多,极易发生简化审批许可程序、简化作业步骤、安全确认不到位等问题。二是中班夜班和交接班时段监督检查不足,事故发生概率较高。三是安全措施在落实上缺乏可行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职工在思想认识、风险辨识、互联互保及安全措施落实上,认知度、认可度低,存在抵触情绪,违章违规重复发生,特别是习惯性违章不能有效根治。

全面发力破解难题

针对如何破解企业安全检查难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构建检查体系。一是组织开展事故隐患分级管控,各级人员在安全责任履职范围内制定隐患排查范围与标准,让领导干部重点掌握安全检查方式方法,让职工重点掌握岗位检查的关键点。二是隐患危害程度应改变“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的简单分类,应结合风险点的类型、级别予以量化,按照事故类型及造成的危害大小,进行分类细化,精准判定,有效整治。三是实施系统检查,规范整改。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要求,编制年度、月度、周及日常安全检查计划。每次检查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检查内容和依据标准,避免随意式、无重点、无依据安全检查,逐项排查,确保无遗漏,并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对制度和规程修订补充,保证检查依据合规性和全面性。四是强化过程跟踪盯人防守。各级人员必须根据安全责任履职要求,认清各自定位和管理措施,突出抓好作业行为旁站式或观察式检查,特别是相关方施工、检修作业,坚决杜绝简化程序、作业步骤,保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落实到位。五是抓好重点时段专业管控,彻底改变中班夜班和交接班时段安全管理弱化态势,推广应用视频监控检查方式,加大“四不两直”检查力度;组织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员参与安全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以检查促进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六是开展全员自查消除“三违”现象,引导全员从自身做起、从岗位做起,挖掘潜在习惯性违章,消除消除事故隐患。

织密检查网络。笔者认为,可以将安全检查分为十类。一是责任履职安全检查。对各层级包保制和全员安全责任履职清单制定及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二是日常安全检查。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主要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检查和巡查。三是综合性安全检查。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全面开展安全检查。四是专业性安全检查。安全管理部门与专业管理部门联合组织对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储运、消防和公用工程等系统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五是季节性安全检查。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为重点,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为重点,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为重点。六是特殊时段安全检查。在试生产、检修、开停机、复产复工等特殊时期、重大活动、节假日、双休日及中班夜班期间,对装置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应急物资储备等进行检查。七是班组管理安全检查。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参加班组班前班后活动,提出班组管理指导意见和建议。组织对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风险点、危险源及管控措施等情况进行检查。八是管理能力安全检查。一方面,对全员开展随机询问或现场考试。分别对各层级人员进行现场询问或现场考试;另一方面,根据一个阶段单位管理能力或个人行为表现,进行定性评价。九是应急能力安全检查。通过对某项风险点进行实地演练或者演示,以确定其对管控措施的掌握程度。十是事故类比安全检查。针对本单位和同类企业发生的事故,举一反三开展安全检查。

规范检查频次。一是企业要强化公司、生产厂、车间、岗位四级安全检查,明确检查频次,确保检查高效管用。分别明确现场装置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应采取不间断巡检方式进行现场巡检。二是车间管理人员每天对现场设备设施进行相关专业检查,车间每周组织综合性安全检查。三是生产厂至少每月组织一次综合性安全检查。四是企业应根据季节性特征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每季度组织开展综合性安全检查。五是各级安全管理能力、事故应急能力安全检查应制定检查计划,开展定期或“四不两直”检查。六是对于区域位置、工艺技术等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进行安全检查,查缺补漏。

隐患追根溯源。应对检查记录建立管理台帐,引入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检查记录和台账主要包括检查的时间、组织实施的单位和人员,事故隐患的名称、内容、地点(装置和设施、部位和区域)、判定依据、图像资料、整改时限及有关要求,事故隐患的整改和验证情况、验证人员及时间。要查找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追溯人、机(物)、环境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如人员素质、工艺技术、设施设备、生产运行、安全管理、变更管理、物资采购、外部环境等。定期组织归纳分析,综合确定事故隐患的产生根源,并落实本质化整改措施。根据事故隐患严重性,坚持依法管理,以法治手段抓安全,对违规违章行为提级处罚。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包保责任分工,连带考核生产厂、车间负责人及岗位人员的管理责任。对涉及重大隐患的,连带考核相关负责人管理责任,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和职工反“三违”意识和遵章守纪自觉性。

(作者单位分别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工学院)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后语: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在看”转给需要的小伙伴?!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