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创造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竞争力的本质要求。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及浙江省国资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相关部署,集团公司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效率为主线,以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为抓手,以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路径,开展价值创造行动,不断推动完善价值创造体系,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今日杭钢”公众号推出“价值创造在行动”专题,今天介绍浙江新世纪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相关探索实践。
为做大做强做实集团公司节能环保产业,助推美丽浙江“无废城市”建设,再生资源公司充分把握废钢加工配送和报废机动车拆解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坚持以“外延基地、内强平台;外拓市场、内强服务;外提标杆、内强管理”为主线,扎实推进“对标一流、价值创造”行动,对标行业先进企业,对内挖潜、降成本,对标找差距,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突破发展瓶颈,全面激发价值创造动能。
2023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再生资源公司实现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逆势上扬,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稳步提高,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稳定。
聚焦效益效率关键指标,围绕产业增规模、提效益、扩影响,走出产业发展“新速度”。废旧金属产业布局新网络。按照“一平台、多基地”的发展模式,根据全国钢厂分布和废钢产出情况,加快在华北、华东地区布局废旧金属加工产业基地,基地数量从6个增加到13个,大大提高了废旧金属产业基地的加工配送能力,助推公司2023年废钢销量同比增长137%,进一步提高了再生资源在全国废钢市场的竞争力。冶金炉料产业发展新模式。依托长期稳定的钢厂、电厂销售渠道,深化“基地+渠道”经营模式,优化供应链全流程服务,逐步从煤炭、焦炭的“搬运工”成为供应链整体方案的“解决者”,完成在河北、山西等地布局煤焦加工基地3个,大幅提升了冶金炉料产业的履约能力,助推公司2023年实现煤焦销售同比上升200%。报废机动车产业拓展新区域。充分发挥德清报废汽车拆解新基地的区位优势和场地优势,积极引进产业战略合作客户,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和合作客户渠道将回收范围从浙江省扩大至长三角地区,大幅提升了公司报废机动车回收量,实现同比翻番。
牢固树立“合作开创新局面、服务创造新价值、改革实现新发展”的经营理念,推动经营合作方逐步融入再生资源产业经营平台。打好自营基地示范管理攻坚战。成立园区生产部、经营部和安全设备部,细化园区管理职责,从园区生产调度、物流优化、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环境提升等方面加大管理提升力度,助推自营基地高效运作,打造废钢加工和报废汽车拆解示范产业园区。打好合作基地规范管理攻坚战。成立运营管理部,梳理基地管控模式和管控流程,派遣驻外基地管理员,重点加强对基地物资进出、过磅计量、产品质量等过程监管,同时有序开展基地盘库工作,打造权责清晰、货权可控的合作产业基地。打好数字化转型攻坚战。按照经营业务管控和基地仓储管控要求,借助ERP系统,串联供应商、合同、货物、结算、风控等环节,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逐步完善多基地一体化运营管理体系。
“践行诚信使命 塑造废钢品牌”,积极参与国家资源保障“基石计划”,不断增强在全国废旧金属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稳固集团内部资源保供渠道。充分利用钢铁智造板块产业链延伸的窗口期,布局宁波紫金废钢加工基地,2023年开始运营后,开拓了宁钢废钢压块定向加工配送业务,单品种月配送量达1万吨。扩大德清产业园资源直供网络。充分利用德清产业园的区位优势和物流优势,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扩大经营范围,丰富经营品种,德清产业园破碎料、打包块、钢板料等产品是梅钢、中天、南钢、富鑫等大型钢厂重点采购产品,产业园月直供量超4万吨。提升合作基地资源保供能力。深入对接产业链上下游,打通合作基地与钢厂资源直供渠道,目前已布局辽宁本溪、安徽旋力、河北燕钢、迁安九江、新余钢铁等钢厂保供基地7个,基地月废钢配送量稳步上升。
紧紧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以“稳中求质、稳中求进、稳中求效”为主线,开启2024年价值创造新征程。推动产业平台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加快推进废钢智能验收系统和基地一体化管控系统上线运营,实现产业平台的智能化管控。推动产业基地从网络化向规模化发展。立足产业基地资源特点和钢厂需求,实现产品化和特色化运营,逐步扩大产业基地的经营规模,推动产业基地规模化发展。推动经营业务向新产品延伸。面对主营业务竞争压力大、利润空间小,积极开拓思路,充分利用集团产业协同优势和经营渠道优势,探索废铜、废铝等废旧金属产业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