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最高5000万 | 海淀区发布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政策细则(双15条)!

   日期:2024-02-21 11:57:3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8    评论:0    

2月20日,发布了《海淀区支持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科技中小企业15条”),《海淀区支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创新平台15条”)措施全文,并有各处室政策咨询电话。为了方便各单位了解政策,小编将上述政策细则和图文汇总整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海淀区支持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以下简称“科技中小企业15条”)

政策摘要

科技中小企业是海淀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区共有科技中小企业约13万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8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万家。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海淀区制定并发布“科技中小企业15条”,围绕研发投入、营收增长、投融资、知识产权等多个维度,明确可量化的支持标准,分梯度开展扶持,形成相互关联的政策脉络,全方位评估、挖掘和培育一批高潜力中小微企业做大、做优、做强,赋能一批高成长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政策要点

  • 政策实施后,海淀区每年将安排4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不少于500家中小企业,优质企业将获得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

  • 在以资金为主要牵引的同时,“科技中小企业15条”同步匹配了权益保障、融资贷款、人才培育、应用场景等多方面资源,引导中小企业在创新能力、国际发展、专业能力、高速成长等多维度加速发展,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提供源源动力!

政策全文

《海淀区支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发展若干措施》

(以下简称“创新平台15条”)

海淀区是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在高质量创新创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方面成绩斐然,创新创业工作连续六年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在海淀区GDP跨越1.1万亿元的新阶段,为了打造中关村科学城高能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破解要素和成本等阻碍企业成长的难题,保持海淀区创新驱动引领地位,海淀区制定并发布了“创新平台15条”。

“创新平台15条”重点支持什么?

“创新平台15条”重点支持提供概念验证、项目孵化、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发展,是新时期推动首都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成为引领未来产业创新组织方式发展变革的积极探索,并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海淀区构建新质生产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支持概念验证中心、未来产业孵化平台、一流孵化器、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通源头创新成果转化的“第一公里”,降低科技企业从创业想法到初创阶段的各类门槛;通过鼓励建设枢纽型平台、创新联合体、政企学深度合作平台、人才交流互动培养平台,探索创新组织方式新路径,带动科技企业提高创新效率;通过招揽全球创业人才、打造中关村科学城标准的特色产业园、引进“耐心资本”,织密科技创新服务要素网络,助推科技企业创新发展;通过优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高端科技服务集聚区、打造高能级创新创业服务生态,支持高水平创新创业活动,营造活力四射的创新创业氛围,推动首都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要点

  • 政策实施后,海淀区每年安排不少于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不少于30家高水平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力争到2026年带动不少于100家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辐射不少于5万家初创科技企业,形成若干全球领先的产业集群。

政策全文

海淀区支持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

重点支持创新药

高端医疗器械以及

数字医疗等研发生产企业及

医药健康产业平台

力争到2026年

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

达到1500亿元

……

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人才梯队强、基础学科全面、医工交叉活跃、前沿技术融合的发展格局,据统计,目前海淀区医药健康领域共有科研工作人员约3.4万人,全市占比约48%,院士110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4个,医院研究所资源15个,集聚企业500余家,重点企业282家,上市公司20家,在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创新策源作用。

措施的主要特点

力争到2026年,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培育2-3家国内行业领军企业,新增30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10家上市企业,形成一批细分领域产业集群。其中,12条为新政策,8条参照支持服务平台发展十五条、综保区等政策执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全品类,既包括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CGT)、重组蛋白及多肽药物、AI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数字医疗、动物药、生物育种等新的方向,也包括改良新药、通过一致性评价药物等对疾病治疗效果显著的产品。
二是广覆盖,既涵盖了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一期、二期、三期、上市、销售、国外注册认证、授权转让等各环节,也包括了孵化、CRO、CDMO等平台、产业园区的支持。
三是强AI,充分利用海淀区大信息+大健康产业融合优势,鼓励AI+药物研发企业建立“自研+服务”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发力AI+药物研发、AI+器械等关键赛道,实现弯道超车。
四是大力度,鼓励拥有重磅品种、大品种的龙头企业及创新企业、关键人才落地。
五是重技术,围绕重大疾病治疗靶点发现、医学影像设备核心零部件等底层技术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支持龙头企业组成创新联合体,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在以资金为主要牵引的同时,同步匹配企业合法权益保障、融资、人才培育、服务和场景等资源和服务。

未来计划

  • 下一步,海淀区将聚焦“AI赋能医药健康产业的先导区”和“医工交叉产业创新示范区”两大产业定位,再发布医药健康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和空间集聚区,统筹区内政产学研医各方力量,打通“三医联动”渠道,合力“出征”医药健康产业,为北京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创新力量和竞争动能。

一图读懂

(END)

来源: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管家

更多文章,请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辛苦您点个“在看”和“分享”,帮助身边更多的朋友,亦可以“收藏”和点“十分感谢!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