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
刚过完90岁生日的南博,春节期间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推出了一场极具地域特色的展览:归流——江淮地区楚文化的东渐。“归流”讲述了荆楚文化东行,进入江淮地区,与吴越文化碰撞、融合,并最终共同归流于汉文明的故事。楚文化作为长江流域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东进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历史事件?书写了多少传奇?这次特展一定让您收获满满。展览展至3月31日。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携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安博物院,举办春光龙融——上海博物馆龙年迎春展。展览于1月26日起对外开放,展出8件不同时期、形象各异的龙文物精品,讲述中华龙形成与发展的传奇片段。从龙的早期形象代表之红山文化的玉玦形龙,到极少亮相的近代珊瑚龙,这些文物上的龙或爬行盘绕,或腾跃奔走,或姿态轩昂,或灵动可爱,它们是先民适应、改造自然的见证,也是多元文化艺术融合的写照。
景德镇窑青花胭脂红云龙纹双耳扁瓶
上海博物馆藏
湖南博物院
甘肃的彩陶有多厉害?从这次特展的海报就能看出来——“禁止出境的甘肃国宝”。甘肃的彩陶距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最为古老的大地湾一期文化的彩陶距今约8000年,是黄河流域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彩陶,是黄河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次展览中,湘博联手甘肃博物馆举行陇原玫瑰——甘肃彩陶文化展,特别遴选了210件新石器时代彩陶精品,一次性看尽华夏文明的原始信仰与审美变迁。展览展至3月31日。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六大展览齐迎春,相邀来“贺年”。其中,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藏书画精品展1月30日开展,精选院藏元、明、清三代书画精品6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占比25%。展览分为“笔精墨妙,诗画相映”“笔墨意趣,风格新颖”“独辟蹊径,不拘一格”“碑学大兴,百花齐放”4个单元,以“书画同源”为主题,以时间为线索,以点带面展示中国书画的发展脉络,揭示中国书法与绘画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艺术形式。展览展至3月10日。
此湘有礼——湖南青铜艺术展2月2日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临展厅开展。湖南是商周时期长江流域青铜器铸造重镇,自宋代就有出土记录,迄今累计出土400多件商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器类多样、制作精良、特色鲜明,这些青铜器在器形、花纹和技术上与中原地区有密切关系,又有自身鲜明特色,湘江流域被誉为“南方青铜文化之乡”。展览云集近百件湖南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精品。展览展至4月7日。
傅山行书《读宋南渡后诸史传》轴
山西博物院藏
山东博物馆
全形拓是一种以墨拓为主,在过程中辅以线描、绘画等方法,把器物原貌转移到平面拓纸上的一种技艺。在没有摄影技术的年代,全形拓为金石留影,墨色细腻,让金石光彩定格成永恒。山东地区在全形拓技艺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春节期间,山东博物馆推出古董·今董——山左金石全形拓文物艺术展,将全形拓藏品中的精品汇聚成展,将全形拓的技术、文献和艺术价值全面呈现,名器施拓、名工手拓、名家监拓及名人题跋已用最佳姿态列队展厅内,等待为您讲述那段清中期至民国百年间金石学蔚然成风的光辉岁月。展览展至3月21日。
《熹平石经·春秋》残石拓片
山东博物馆藏
辽宁省博物馆
辽博藏有400余件齐白石大师的作品,冠绝国内博物馆。春节期间,辽博推出的丹青万象——齐白石和他的师友弟子们特展持续展出,展出齐白石及其师友弟子们的书画、篆刻文物459件,其中辽博馆藏文物358件,部分书画作品更是首次展出,喜爱书画的朋友不可错过。展览展至3月21日。
齐白石《多寿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浙江省博物馆
浙博推出的跨年大展——诗画江南展在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展出。展览分为“寻迹江南”“风雅江南”“江南风骨”三个单元,在历史变迁中描摹明清时期江南文人的理想家园与精神世界,表达江南历史底蕴对当今生活的影响力,让观众通过展览感受历久弥新的风雅生活及人文精神。
本次展览汇聚了浙江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中国丝绸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无锡博物院、嘉兴博物馆、平湖市博物馆10家博物馆收藏的文物139件(组),种类涵盖书画、瓷器、铜器、玉石器、金银器、织绣、文具、古籍等。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各馆馆藏珍品,如西汉彩绘云凤纹漆圆壶、明代沈周《两江名胜图》、明代文徵明《设色青绿山水图》、明代文震亨《白岳游图》、清代王翚《陈元龙竹屿垂钓小影图》、明代徐渭铭抄手端砚、明代獬豸绣补云鹤团寿纹绸大袖衫⋯⋯展览通过沉浸式场景营造与文物相呼应,为观众铺展生动的江南画卷。展览展至3月3日。
王守仁《示诸侄手札》册(第一开)
上海博物馆藏
浙江美术馆
在不久前开展的朗姿玉畅——赵之谦特展春节期间持续展出,展览展至3月3日。作为清代最重要的“全能型艺术家”之一,赵之谦在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均为晚清代表性人物。此次展览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西泠印社、天津博物馆等十八家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借展近300件(组)作品、文献,通过学术梳理,整合成书法、绘画、篆刻和文献四个单元,全面呈现赵之谦一生绚烂的艺术成就与鲜明的风格特征,是赵之谦代表性作品的集大成,也是近年以来赵之谦专题性最强、规模最大的展览。
来源 |书法报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知识,尊重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劳成果。我们特此声明:本订阅号所转载的文章均经原作者授权许可,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若所转载文章中的美术、摄影等作品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