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行业都做啥?
——工厂化设计
人类对食用菌的利用开发,和别的事物发展轨迹一样,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最原始的采摘野生食用菌,到有意识的简易人工种植,再到全自动智能控制栽培,就说明了这一变化。
比如古代用砍花法种香菇银耳木耳,用孢子液或留种的方法种植草菇等等。香菇木耳等砍花法种植,是在合适的时候,砍下树木,做从木段,再砍上口,放在合适的环境,通过天然接种,就是孢子随风飞扬,落在伤口里,定植萌发,最后就是出菇了。这种方法,虽然生产成本低,但是产量很不稳定,效率没啥保障。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现在工厂化种植了。生产能力越来越大,复杂程度及专业性也越来越高,随之而产生的就是食用菌工厂化设计专业了。
食用菌工厂设计基本上是现代工业技术、生物技术的集合,其它还涉及有电子、新材料等等,是一种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再加上食用菌种植既不同于普通工业生产,也不同于普通农业生产,它有自己的好多特殊之处。一个合格的食用菌工厂设计人员既要懂工业,还要懂食用菌的特点、要紧密结合食用菌生产工艺流程,所以专业要求就更高了。
如果前期工作考虑周密,配套合理,生产效果能达到最大化,资金利用效率就高。后期生产过程也减少很多麻烦,能充分发挥工厂化稳定高效的优势。
例如,有人是搞医疗净化工程的,来做食用菌厂的净化。从施工技术上来说问题不大。食用菌的净化本来就是参照医疗行业的标准。但在使用中就出问题了,设计者忽略了,食用菌生产本身的特点,通风啊、制冷啊、空间配置比例啊,都出了问题,一个环节卡死了,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有的基建部分,功能区配置,空气循环系统等等,都有严重隐患,达不到预想的生产要求,甚至会导致感染率居高不下。
略微举例的这些事,主要原因就在于,设计者,他懂工业设计,但不懂食用菌的特点。或者说是他看过一些食用菌的流程,但没有去追究食用菌工艺流程的根本原理,没考虑到细节问题。
比如一间屋子的设备配置,放几万包菌包,和屋里只呆几个人,包括其呼吸,热量,及其它各种物理量的交换循环是完全不同的。
后期配置方面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更新或改造去解决;而先天设计的问题,基本上很难改动,其对生产造成的危害将影响始终。
食用菌工厂设计都做些啥呢?
一个完整的食用菌工厂设计流程,大概包括以下这些工作:
前期工作,包括协助规划研讨,场地厂址选择等等(与市场、政策、物流、地质、气象、等有关);
涉及工厂建设方面的,有规划设计,各种需要的文件整理汇报,各种图纸绘制(包括平面图、工艺图,设备布置图、管线图、立体剖面图、等等吧),土建设计,厂房设计,生活设施,给排水,供电,自控,供热,制冷,动力,通风,消防,维修,环保设施,各种公用设施的系统设计等等;
涉及食用菌专业要求的,有研发,实验,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符合食用菌特点的净化车间设计,设备选型,等等。
针对食用菌生产的特点,甚至于,还包括协助服务对象厂家搞相应的生产工艺培训,管理制度设计等等。
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食用菌工厂设计的大概内容。看似与食用菌无关,实际却关联重大。理论方面的学习,个人认为,主要是工厂设计、净化工程、和食用菌生理、生产、工艺,几方面的协调综合。具体的细节,都够开一个系列的专业课程,本节就不展开说了。
河北菇友,长期服务在生产一线,从工厂设计到生产技术全方位配套服务,成功服务国内大型食用菌工厂多家,实践经验与理论理解相对比较多一点。对本话题有兴趣的,可联系互相学习,一起进步。
国内有相关的设计院,也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