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型号  减速机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链式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日期:2024-02-11 23:38:5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4    评论:0    

1、航空发动机行业细分领域竞争格局

目前世界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主要被欧美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而在军用航空发动机上,我国虽已实现自主突破,但在关键性能指标上仍与欧美优势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

商用发动机方面,根据《Commercial Engines 2022》的数据,2021年全球总共交付1812台商用航空发动机,全部被GE、CFM、PW和罗罗占据; 2021年CFM商用发动机交付量为1066台,占比为59%;PW商用发动机交付量为478台,占比为26%;罗罗商用发动机交付量为146台,占比为8%;GE商用发动机交付量为122台,占比为7%。

与民用发动机不同,军用发动机更注重推动比和高机动性。GE、普·惠、劳斯莱斯和赛峰既是民用航空发动机巨头也是主要的军用发动机制造商。除它们之外,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德国MTU、意大利Avio、俄罗斯土星、俄罗斯礼炮等也具有较完整的生产能力,同时还为顶级企业提供大部件和核心机部件,但它们在商用航空发动机的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力,产品多为防务产品或者小型发动机产品。虽然军用航空发动机不像民用航空发动机被美英法绝对垄断,但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高性能军用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也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

2、中国航空发动机企业技术与产品布局

目前来看,国内航空发动机行业技术布局主要集中在:航空发动机材料加工、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配套、航空发动机整机制造三个领域,代表企业及具体产品布局如下。

在航空发动机方面,国内企业在航空发动机整体发展体系(大、中小航空发动机)、航空零部件制造等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

3、中国航空发动机代表企业业绩情况分析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主要被中国航发集团下属子公司垄断,其中包括航发动力、航发控制、航发科技等上市公司,基本覆盖了当前航发集团主要在研或已服役的先进发动机型号。目前,航发动力在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上市公司中的收入居于领先地位。其中,2022年航发动力的航空发动机业务收入达346.04亿元,公司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生产价值量达到316.68亿元;销售价值量达到310.89亿元。

4、中国航空发动机国际竞争力情况分析

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国产化率尚有提升空间。我国航空发动机较美、俄、英、法存在较大差距,现役军用航空发动机部分仍是仿制国外的第三代发动机及其改进改型,部分新研飞机选用国外发动机进行首飞或过渡。部分“20”系列飞机已经拥有了国产发动机,据第十三届珠海航展歼20飞行展示指挥员介绍,国产歼20战机已经采用国产发动机;据运20总师介绍,运20已经有两型国产发动机在试飞中。随着我国航空发动力实力的不断提升、新一代发动机的陆续批产,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有望逐步改善“供不应求”的格局,并全面实现国产化。

以燃气轮机为例,可分为重型、轻型、微型产品,其中重型、轻型、微型产品主要以国外厂商为主导,中国厂商有所布局,但暂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整体来看,中国在燃气轮机领域竞争能力较弱。

目前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基本被美国通用电气(包括通用电气与赛峰合资公司CFMI)、普拉特·惠特尼、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垄断,我国目前使用的大型商用客机发动机大部分来源于进口。2023年5月C919正式投入运营,未来随着更多型号飞机研制的日趋成熟及大规模量产,将带动国产机载设备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大飞机以及配套国产发动机有望打开海量市场。

据中国航空工业的《民用飞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年)》和波音公司发布的《商业航空市场预测2021-2040》报告预测,2021-2040年,中国窄体干线飞机年均需求量299架(发动机598台),宽体干线飞机年均需求量91架(发动机182台),发动机年总价值约为110亿美元;全球窄体干线飞机年均需求量1718架(发动机3436台),宽体干线飞机年均需求量455架(发动机890台),发动机年总价值约为588亿美元。中国占全球比例约为19%。

5、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五力竞争模型角度分析,航空发动机行业属于航空飞机的核心部件,替代品威胁较小;现有竞争者市场集中度较高,垄断特征明显;上游供应商大都属于高新技术领域,企业议价能力较强;而下游消费市场主要是军工单位和民航公司等,议价能力较弱;同时,因航空发动机制造行业的技术壁垒、资金壁垒明显,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整体来看,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市场竞争较小。

根据以上分析,对各方面的竞争情况进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的竞争情况如下图所示:

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在看"吧~

免责声明:本文根据转自网络。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转载仅为分享、传达不同观点,如有侵权或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删除!


前沿装备汇精彩回顾

重磅消息!军工保密三级资格取消!

中国十大最顶尖军工集团

全球十大新材料顶尖巨头

全球十大最尖端的数控加工中心

盘点:最新军工资质相关变化汇总

捕捉军工黄金赛道:三大主线、十大产业

谈军代表与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

2021年军工行业:需求之变

军工“十四五”利好不断,一文看尽军工产业链

陆海空天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研究

中美半导体全产业链实力对比(附中国和美国晶圆厂完整清单)

集群无人机探测及对抗措施综述

世界首次巡飞弹集群实战,以军战果惊人

未来智能化条件下作战需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临近空间防御作战拦截弹制导与控制关键技术综述

自主型地面无人战斗系统的发展方向

空空导弹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未来军事战争中的十大新概念武器排行榜

96家!中央企业最新名录来了

海军无人作战力量作战能力构成研究

精彩内容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前沿装备汇                                    材料圈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