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展览路街道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群众与旧书典籍的接触阅读,推动旧书市场的繁荣发展,2月6日,展览路街道面向辖区居民举办“收藏爷爷讲故事”系列活动第二讲——旧书中的北京故事,为群众搭建旧书阅读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宽群众文化视野。通过旧书,让褪色的回忆鲜活,让簇新的知识深刻。


本次活动邀请的“收藏爷爷”为辖区资深收藏家秦杰。秦杰老师1997年曾获北京首届“藏书状元”,西城区文委、西城区档案局、展览路街道博物馆等处均保存着秦杰老师捐赠的珍贵藏品。旧书古籍是秦杰老师众类藏品中的重要部分,本次活动围绕“旧书新知”,特别为辖区居民展示新中国七十多年来出版的多种《北京地图》、中国传统日历、《中国民事习惯大全》系列书籍,带领辖区居民回顾岁月的熠熠星光,凝望当下的灼灼其华。

活动开始前,秦杰老师带领大家参观展览路街道博物馆。博物馆陈列着古色古香的线本与纸张,在博物馆沉静庄重的环境下,愈加凸显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浓厚的文化氛围。伴随着秦杰老师对展览路方方面面的细致讲解,一行人缓缓步入本次活动的现场。



秦杰老师首先拿出一张张颜色各异、线条交错的北京地图,微损的纸卷与褪色的油墨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在场嘉宾看着老北京地图,有的眼神灼热,略显激动;有的目不转睛,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秦杰老师博古通今,学识渊博,左手展开最新的北京地图,右手指着泛黄的老北京地图,给大家一一对比展览路街道的古今变化。“当今这条道路的名字背后的由来是什么?”“以前这处位置有什么建筑?”秦杰老师提出的问题,激起了大家的兴趣。有的人跟着秦杰老师说出了答案,有的人翻动老地图寻找谜底。

“让大家知道,自己的根和魂在哪里。”这是秦杰老师最希望本次活动能带给大家的东西。所展示的老地图让这片城区的变迁历历在目,按时间排序的一幅幅地图不仅牵出了人们的回忆,更凝聚了西城区这片乡土的乡魂。地图的背后,所体现不仅是穿越时光的大情小事,亦是北京繁荣蓬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透过张张地图,人们仿佛听到了那年今日奔波在北京大街小巷的建设者们的心声,也仿佛看到了未来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北京城。
随后,秦杰老师拿出老日历,与当下众所周知的历史轨迹一一对比;也拿出《中国民事习惯大全》,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描绘中国的民事民俗。一些在大家眼里习以为常的习惯于做法,竟有更深的历史渊源。众人一边听着秦杰老师的讲述,一边摸着发旧的书册,时而互相探讨,时而沉默不语。丰富的民风民俗,多彩的民事民情,都在旧书集册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旧书不是废品,而是我们值得传承的宝贵财富。书虽有价,但书中的知识无价。通过旧书,人们可以回顾往事,让记忆深刻;可以重温历史,让精神永恒;可以知新出新,让文化发扬。旧书不仅记载了上一代人的精神文化,也教育着下一代人要尊重文化、传承文化、发扬文化。一位阅读完旧书的参与者表示:“这次活动让我对旧书有了改观,旧书不是‘过了期’的纸张,而是常翻常新‘活知识’,旧书里的韵味和内涵值得我们随时去细细琢磨,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感知旧书的魅力,感悟旧书中文化!”

本次“收藏爷爷讲故事”之旧书中的北京故事,不仅拉近了居民与旧书的距离,还提高了居民对旧书的认可度与喜爱度,进一步培育了辖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坚定了辖区居民的“文化自信”,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展览路街道传承弘扬,让展览路街道浸染书香气息,让旧书在展览路街道不再落尘,让知识在展览路街道重耀光芒。



下一步,展览路街道将继续挖掘属地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强化展览路文化引领与文化浸润工作,依托“收藏爷爷讲故事”“百姓宣讲”“等群众性宣讲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韧性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动员群众成为文化传承和建设的主力军,真正“在心里传承好”。奋力谱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共生共荣、共兴共进的展览路新篇章,讲好中华文明的展览路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