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白药百年传奇:随身带点云南白药,去哪儿都有安全感
我们熟悉的云南白药,出自云南名医曲焕章之手。
曲焕章原来是云南江川一带有名的伤科医生,后为避祸乱,游历滇南名山。而这云南白药最初的配方,便是他求教当地的民族医生,研究当地草药,苦心钻研、改进配方,历经十载研制而成。
云南白药的配方和制法从不外传,1955年,曲焕章的遗孀缪兰瑛,将配方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后一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绝密保存。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外伤药品一直非常紧缺,价值一度超过黄金。对于很多中国军人而言,当时的云南白药就是他们心中起死回生的救命“仙丹”。当时的云南白药被称为“百宝丹”,被誉为“滇军三宝”之一。
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位于大后方的云南各族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抗日救亡运动这股洪流中,曲焕章满腔爱国热情热血沸腾难抑。
9月的一天,云南人民热烈欢送国民政府60军北上抗日,曲焕章带领药房全体伙计,对凡经过店门口的60军官兵都发一瓶百宝丹和一张仿单,共捐出3万瓶百宝丹。
1938年3月,60军开拔到山东一带参战,在台儿庄战役中,60军官兵英勇顽强,许多将士负了伤,立即外敷、内服“百宝丹”后又冲锋陷阵。在激烈的战斗中,“百宝丹”医治好了许多伤员的重伤,挽救了他们的性命,使他们能够坚持战斗,重创日军,取得了抗日的重大胜利。
连日本媒体也不得不承认:“自九一八与华开战以来,遇到滇军猛烈冲锋,实为罕见。”战争是残酷的,在战场上每负伤一人需要至少两人去照顾,如果没有药品,我们的战士们只能忍着伤痛与感染的危险,继续战斗。
尤其是对于当时中日双方武器装备、医疗技术、药品在质量和数量上的悬殊,如果当时的60军没有“百宝丹”的帮助,战况可能会更加惨烈。
曾经给云南省主席龙云担任过侍卫长的朱希贤,当年在台儿庄战役中,对白药有了亲身的体验:受了重伤,自己拿出白药是撒上一点。白药撒上去以后,包扎起来,两天伤口就愈合了。差不多每个人都把白药看成救命的至宝。
1939年,华侨黄铁魂报名参加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在7月份惨烈的长沙战役中,他的腿被敌机炸伤,至今他尤其记得受伤后使用云南白药“真是好”!

时光飞逝,国家富强稳定,百姓们也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但神奇的云南白药,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还记得小时候贪玩,爬树、掏鸟窝,摔伤或者刮伤时,妈妈嘴里一边气呼呼地说着,眼里却含着眼泪,心疼地替我们敷上云南白药时的样子吗?
还记得读书时,和同学们在操场上互相追打嬉戏,扭伤脚踝时,忍着眼泪和伤痛,装作勇敢地去找校医,校医一边板着脸苛责,一边小心翼翼为我们敷上云南白药的样子吗?
云南白药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记忆里它一直都充满了传奇、温暖的色彩。
时至今日,云南白药依旧是千家万户必备的药品之一。它神奇的疗效和广泛的用途,是它能流传百年的根本所在。
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离不开的品牌,也是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在业内更是排行榜首。
去哪儿都准备一瓶云南白药,去哪儿都有安全感。
点蓝色字关注“采购指导”
政 审 ✎ 武 士
作 者 ✎ 周君君
责 编 ✎ 欧阳钰
来 源 ✎ 《一千零一个中国品牌故事》
免责声明:传播正能量,营造正氛围,如有侵权,联系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