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中国进口肉类副产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分为主报告与附录两部分,从国内需求端与国外供给端两个维度展开分析,其中主报告从四个方面对进口肉类副产品产业发展进行了概述。
我国食品农产品进口贸易量持续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好农产品贸易这张牌,但关键要控风险、可替代、有备手,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挥农产品国际贸易作用,深入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随着我国农业与世界的融合度逐渐增强,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提高,进口成为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手段的重要组成,肉类及其副产品在其中便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食品农产品进口贸易量维持了多年来的持续增长势头。据海关统计,2023年1至9月,我国进口农产品1788.2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8%;进口食品1597.7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4%;进口肉类及其副产品239.77亿美元、614.39万吨,同比金额下降5.9%、重量增长7.6%。
推动中国进口肉类副产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国内有需求。
报告全方位地分析了国内进口肉类副产品产业的发展态势,详细梳理了我国各区域的肉类副产品生产及加工情况,揭示了国内生产的现状和特色,为理解市场提供了基础,通过细致分析消费量,更准确地把握了市场需求与趋势,为生产和进口策略制定提供了关键依据。此外,报告还深入研究了市场趋势,预测了未来发展动向,对企业找准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报告揭示了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供需匹配等,敦促行业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二、境外有供给。
在确保国内肉类基本自给、国门生物安全与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更多来源更多品类的肉类及副产品将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以新兴市场为代表的特色优质肉类产品获准输华,仅在2023年就有尼加拉瓜和哥伦比亚牛肉、马达加斯加羊肉和乌兹别克斯坦禽肉等取得输华检验检疫准入资格。另一方面,针对已有传统贸易的输华肉类国家或地区,我国官方监管部门也正推动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相关国家或地区输华肉类产品品类的相关工作,这其中肉类副产品在“扩军阵营”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三、进口应合规。
我国法律法规对于肉类副产品的进口及后续的国内流通环节有着严格的要求。近年来,监管部门对肉类产品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采取了严厉打击态势,因违反规定被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行政处罚的情况屡见不鲜,严重的甚至会构成刑事犯罪。报告结合案例,列举了涉肉类副产品在跨境贸易、国内经营中被行政处罚的常见事由,并介绍了走私犯罪风险等刑事法律风险。同时,报告分析了监管部门对肉类产品监管、执法的趋势,提出了针对肉副产品经营企业的合规建议。
四、监管要加强。
报告完整梳理肉类副产品在我国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法规标准要求,取得输华检验检疫准入资格的国家(地区)名单、取得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资格的肉类副产品企业清单、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名单等,总结了进出口商备案要求、检疫审批要求、海关现场查验要求等内容,对进口贸易情况以及市场前景等进行分析研判,为拓展品类来源,扩大产品供给,特别是为广大食材企业及食材贸易服务商开展肉类副产品进口业务提出建议。

1、立享“进口肉类(副产品)贸易合规培训研学活动”(2024年1月,天津)报名费立减500元!
2、即刻加入“肉类副产品内部交流群”,资讯发布,同行交流,专家答疑应有尽有!
3、2024年研究院新发布牛肉副产品、猪肉副产品、禽肉副产品子报告免费获取!
首批福利领取名额有限,仅限20本,先到先得!
进口食品遇到问题?优顶特来帮你!
(点击跳转↓)
更多最新资讯请前往“全球冻品工厂信息平台”国家动态板块查看
(点击跳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