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能源智能汽车研究院
南昌新能源智能汽车研究院是2019年11月由同济大学、南昌市政府、江铃汽车集团、小蓝经开区共同签头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成立以来,研究院在多方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汇聚人才、创新研发、产业孵化”的建设目标,已建成“人才引培基地”“研发创新基地”“产业孵化基地”“试验检测基地”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平台分中心1个,省级平台4个。研究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秉承“锚定行业前沿,做技术领跑者”的理念,布局新能源动力和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技术前沿,力争成为技术领跑者。新能源动力和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见图1。
图1 新能源动力和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
新能源动力行业进展
新能源动力行业前沿技术方面,研究院以业内知名专家楼狄明教授和韩志玉教授为技术带头人,在柴油机超低排放后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1)超低排放柴油机后处理关键催化材料研究。分析分子筛催化剂构型扩散对SCR反应机理的影响机制,确立SCR分子筛催化剂反应的速控步骤和基元反应路径,优化八元环小孔分子筛催化剂合成工艺,实现高活性、宽温度窗口SCR分子筛催化剂关键材料开发。通过调变优化DOC/ASC中贵金属含量及配比,解析HC、CO、NO间的竞争吸附机制,提升气态物起燃活性及氧化活性;研发稀土调控氧化催化剂,实现高NO氧化效率和低碳烟起燃温度;引入非贵金属催化剂及贵金属锚定技术等,实现贵金属减量化。优选载体原料晶型及粒度,提高模具精度及可靠性,优化载体成型压力及烧成工艺。
2)超低排放柴油机后处理系统控制技术研究。研究SCR多场(热-固-气-化)耦合下尿素分解效率及SCR转化效率,开发紧耦合SCR高精度尿素喷射控制策略,提升尿素喷射精度和NOx转化效率,有效降低氨泄漏及尿素结晶率。开发适用于紧耦合SCR双喷射系统的高效氨混合器,提升尿素破碎效果,提高NH3分布均匀性。基于SCR的NH3存储及吸脱附特性,开展ASC选型及布置方案研究,实现柴油机高瞬变工况下的氨泄漏控制。研究DPF颗粒捕集机理及颗粒氧化机理,分析DPF主被动再生过程的颗粒捕集特性、颗粒氧化特性及压降特性,建立DPF碳载量预估模型,开发DPF主被动再生控制策略,实现DPF再生的精确触发和可靠执行。研究氧化介质及还原介质的迁移和演化路径,建立以NO2为调控参数的后处理系统一体化控制模型,实现后处理系统性能协同提升。
3)后处理系统集成匹配与高效热管理技术研究。开展后处理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优化后处理系统构型和布置方案,提升环境适应性和空间利用率;进行基于发动机台架和整车的后处理系统匹配研究,分析后处理系统对气态物排放特性、颗粒物排放特性、背压特性及燃油经济性的影响规律,优化机内外协同控制策略,实现柴油机超低排放控制。开展基于新型保温材料的柴油机后处理系统排气热管理研究,减少热损失,提高后处理器入口温度,实现柴油机冷起动及低速、低负荷工况下的DOC快速起燃和SCR高效催化转化,提升后处理性能。
智能网联汽车进展
在智能网联汽车前沿技术方面,研究院以业内知名专家熊璐教授和罗峰教授为技术带头人,基于国产芯片在智能汽车高速实时通信网络平台研发取得重要进展,搭建的通信网络平台基于TSN的车载网络环境,包含TSN交换机、TSN网卡、TSN控制器关键硬件。
1)TSN交换机支持4个1Gbit/s的以太网接口;支持IEEE802.1AS时钟同步协议;时钟同步精度优于200ns;支持IEEE802.1Qch、IEEE802.1Qbv协议、IEEE802.1Qcc(集中式控制)协议;支持TSMP、net-conf等协议进行配置管理;支持时间敏感流(TS)、带宽预约流(RC)和尽力转发流(BE)三种流量的混合交换;支持最小调度时间槽50μs;硬件支持多维细粒度数据采集功能,并对外提供访问接口,能够获取时钟同步状态信息、TT传输信息等信息。
2)TSN网卡支持3个1Gbit/s的网络侧以太网接口、支持1个1Gbit/s的主机侧以太网接口;支持IEEE802.1AS时钟同步协议;时钟同步精度优于200ns;支持IEEE802.1Qch、IEEE802.1Qbv协议、支持IEEE802.1Qcc(集中式控制)协议;支持TSMP、netconf等协议进行配置管理;支持时间敏感流(TS)、带宽预约流(RC)和尽力转发流(BE)三种流量的混合交换;支持精确的时间敏感流注入和提交控制;提供良好的编程接口,支持用户二次开发。
3)TSN控制器基于IEEE802.1Qcc(集中式控制)协议实现;支持对TSN交换机和TSN端系统进行本地配置和远程配置;支持网络拓扑验证、网络配置、时间同步和状态监测;提供丰富的北向接口,可供用户开发实现自定义功能;提供第三方规划算法接口和文档规范,可供第三方规划算法设计、实现和验证;支持netconf、TSMP等配置管理协议;支持可视化的状态监测。
未来,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将会继续在新能源动力技术和智能网联汽车前沿技术研究方面发力,致力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与应用,不断突破车联网新技术,持续实现高速实时通信网络平台快速迭代,力争成为技术领跑者。
END

扫码关注我们
公众号|中汽智联
了解更多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