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本系列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非专业读者提供简明阅读企业的视角。这里的非专业所指,既包括非投资专业,也包括非行业专业。其二是为中短期投资者提供当前参考。参考可看多,也可看空。涉及第一目的的内容适合长期阅读,涉及目的二的内容仅适合中短期参考。
以下这篇文章将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关停主要是系列名称好像不吸引人,同时要调整后续文章的侧重点。回头看看写的这么多家公司,单从股票价格上说,有的很快就涨了,有的跌了。以发布文章后2—4周时间为统计区间,虽然以涨的居多,但是还是免不了会给大家带来误导。所以,以后的文章会更加聚焦企业本身的基本面和行业情况,做一些知识的普及,也为本人扫盲。特此告知,感谢广大读者继续支持!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本期讨论【中国船舶】
—1—
公司全名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上海,曾用名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属央企三级子公司,但,是核心子公司。
公司股票简称“中国船舶”,另有一家“中国重工”,全名为“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北京,也是央企三级子公司。两者同属中国船舶集团。
—2—
简单梳理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
船舶工业(管理)局时期(1950.10~1953.01)1950年10月1日,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成立,1953年1月,船舶工业局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改名为船舶工业管理局。
第九工业管理局时期(1958.2~1963.8)1958年2月,第一、二机械工业部合为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改名为第九工业管理局。1960年9月13日,第一机械工业部分为第一、三机械工业部,九局归第三机械工业部领导,12月,第九工业管理局改名为第九工业管理总局。
第六机械工业部时期(1963.9~1982.5)1963年9月17日,第九工业总局从第三工业机械部分出,成立第六机械工业部。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时期(1982.5~1999.6)1982年5月4日,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成立,第六机械工业部建制同时撤销。
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时期(1999.7~2019.11)199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基础上,分别组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船集团时期(2019年11月8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注册成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别看集团规模巨大、子公司巨多,发展历程、股权结构梳理起来没有想象地那么复杂。比上一篇“ST西发”容易了不少。
—3—
截至讨论日收盘时,公司总市值规模在全部5108家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82位。
同花顺归类为国防军工(140家公司),中国船舶市值第1。细类归为航海装备(11家公司),市值自然也是第1位。
国防军工大类的市值,在76大类行业中,排11位,总市值近1.9万亿元。在这一大类中,其他比较知名的公司有中航沈飞、航发动力、中国卫通等。
—4—
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船舶建造、船舶修理、海洋工程和机电设备4个板块,其中又以船舶建造为主。
行业基本概念及分类
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民用一般称为船,军用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运输船、工程船、渔业船、港务船、特种船舶、舰艇等。
运输船又细分为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LNG船、冷藏船、客船等。其中为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通常被称为三大主流船型。
【广告插播预警】如果你对造船有兴趣,不如先看看古代的造船故事吧!汉学家包乐史力荐!
产业链情况
上游主要包括船舶设计、原材料以及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等,中游主要是船舶制造行业,是为航运业、海洋开发、国防建设等领域提供技术装备的综合性产业,被称为“面向海洋的装备业”,下游主要包括航运公司、租赁公司、船体拆解公司为主的航运市场。
产业现状
近年来全球造船市场持续低迷,整体产能过剩,2022年我国船舶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但行业发展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行业产能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我国三大造船指标位于全球前列,中国船舶集团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陷入停滞,以及全球航运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市场已趋于饱和等因素,整体产能过剩。
2023年船舶工业情况可以参考以下两篇文章:
《一图读懂 | 2023年全年船舶统计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公众号)
—5—
根据官网的信息,主要的4个板块业务由以下主体承担实施:
—6—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合计1824.8亿元,与前2年比略有增加。负债合计1302.36亿元,增长幅度与资产增幅差不多。
资产中,流动资产以货币资金(655.88亿元)、存货(371.40亿元)为主。非流动资产以长期股权投资(146.94亿元)、固定资产(191.57亿元)为主。
负债中,流动负债以应付票据及账款(275.76亿元)、合同负债(637.44亿元)为主,非流动负债以长期借款(140.54亿元)为主。
资产负债率71.37%算是比较高了,应该有较大的降低负债率的任务和压力。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都较低,短期偿债能力较弱。所以公司也从来没有发债券融资过。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496.53亿元,净利润25.64亿元,比前两个年度大幅度提升。
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11.04%,净资产收益率7.26%(年化),均比前两个年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市场表现】
—7—
在单屏可见范围内,最高股价33.88元,在2023年7月27日,最低股价为24.80元,在2023年10月26日。目前28.79元,资金成本相对较为集中。
—8—
作为大国重器,还是很热门,讨论很热烈,气氛有点不好说。
Wind中近180天,15家机构进行盈利预测,EPS(一致预测)0.59。2023年全年,营收预测增长率为17.58%。归母净利润预测增长率为1432.63%。
—9—
最近1年内未能登上龙虎榜,再上一次龙虎榜的时间要追塑到2021年9月,可能是体量太大的缘故吧。
—10—
日成交额维持在5—10亿元区间内,是正常范围。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全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