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企业涉税业务有哪些(一):什么是税收和税法?

   日期:2024-01-17 09:47:5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18    评论:0    
一、基本概念
(一)税收
税收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主要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和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税收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不同类型的税收针对不同的纳税主体和纳税行为,以实现国家的财政收入,达到经济调节的目标。
简单来说,国家政权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根源,税收就是国家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有效运转,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例如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卫生教育等民生事业发展,凭借其政治权利,向个人和企业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例如:小王在商场买了一套海蓝之谜化妆品,化妆品的价格中不但包含了增值税,还包含了消费税。目的不但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也可以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又比如,小李作为某上市公司的高管,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目的不但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也可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有种劫富济贫的味道。
(二)税法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调整的是国家和社会成员在税法征纳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通俗来讲,税法就是规定哪些人要交税,交什么税,交多少税,怎么交税等问题的法律。税法在保障国家的税收权益基础上,同时也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税法在日常活动中扮演着行为准则的角色,引导税务机关和纳税单位(个人)依法征纳税。
例如:甲公司销售了一批价值100万元的商品,甲公司根据增值税法律规定,知道甲公司作为纳税主体,需要缴纳增值税,同时根据税法规定,知道增值税税率为13%,公司需缴纳130万元的增值税。这笔税款将用于支持国家公用事业。
如果没有税法,公司可以选择不交税或少交税,政府无法收到足够的财政收入,无法提供社会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公共服务,也无法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因此,税法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也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工具。
(三)两者之间的关系
税收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谈的是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而税法是从法律角度出发,规定了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通俗解释,税收通过税法规定的规则从社会大众口袋里收钱,并把这些钱放到一个大水池子里,统筹使用。税法规定了游戏规则,收多少钱,向谁收钱,怎么收钱,它保证了收钱方和付钱方各自的权益。
二、税法要素
税法要素一般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法律责任等。(这是初级会计教材给出的9大要素)。所有的实体税法都是由这9大要素构成的。
通俗来讲,税法要素就是谁交税,交什么税,交多少税,什么时候交,在哪儿交,有没有优惠,违反法律承担什么责任。这些要素构成了一套规则,让税法变得可行、规范且完整。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