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北交所公开披露的问询与回复,由投行工匠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在发行人研发人员及研发费用占比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情况下,具体说明发行人产品与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相比的技术优势及产品优势的具体体现。(西磁科技836961)(1)发行人研发人员、研发费用及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比较情况公司主要从事磁力过滤设备和各种磁性应用组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由于国内上市公司中,尚无主营业务与发行人完全一致的企业,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产品类型、产品结构、产品尺寸、下游应用领域和客户结构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公司所在行业竞争充分,公司经过多年深耕发展,形成了稳定的业务模式以及多项成熟的核心专利技术,产品成熟度高。发行人研发人员占比及研发费用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比较情况如下:项目 | 公司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研发人员占比 | 隆基电磁 | 20.22% | 18.47% | 18.30% |
华特磁电 | 16.77% | 17.38% | 17.44% |
平均值 | 18.50% | 17.92% | 17.87% |
西磁科技 | 17.39% | 16.03% | 16.26% |
研发费用率 | 隆基电磁 | 5.26% | 3.38% | 3.60% |
华特磁电 | 4.99% | 3.95% | 6.81% |
平均值 | 5.12% | 3.66% | 5.21% |
西磁科技 | 3.98% | 3.84% | 5.04%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占比和研发费用率与同行业公司整体平均水平相近。公司为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持续研发投入,受具体研发项目类型、进度及过程控制差异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占比和研发费用率略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报告期各期,发行人研发费用分别为394.56万元、457.84万元和671.6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4%、3.84%和3.98%,最近三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为30.47%。受益于公司长期深耕精密除铁领域,一方面,长期以来积累了经验丰富的稳定的研发团队,公司研发人员普遍具有多年研发从业经验,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研发人员占总研发人员的比例为34.38%;另一方面,发行人已经成功掌握了磁力过滤设备设计制造中所需的磁路设计、机械加工、焊接及配套电气控制系统研发设计等多个领域技术。在稳定且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及成熟的核心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发行人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能够得到充足保证。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融资渠道的不断丰富,公司将逐步扩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投入将得到显著提升。(2)发行人产品与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相比的技术优势及产品优势的具体体现截至本回复出具日,公司拥有4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公司深耕精细除铁领域二十余年,始终致力于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投入和积累,根据对产品技术的不断改进、对客户特定需求的分析、对行业未来升级趋势的理解,公司磁力过滤设备不断向自动化、高效化、适应下游需求的方向发展,公司不断完善从普通永磁除铁设备到自动永磁除铁设备、电磁除铁设备的产品迭代升级,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和相关专利,并在电子材料行业实现了自动永磁除铁设备的产业化应用。发行人的核心技术详见本回复之“问题3/一/(二)说明上述4项发明专利及核心技术所涉及专利的取得过程,自动永磁除铁设备和电磁除铁设备的自主研发过程、研发人员及技术演进情况,是否存在技术壁垒,是否依靠发行人自身技术人员、设备、平台独立实现,是否具备支撑产品更新换代及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相应的技术积累”。发行人核心技术随着发行人成长长期积累而成,源于发行人自主研发,蕴含了大量的磁力过滤设备领域行业知识与技术诀窍。公司从研发设计和应用场景等多角度对磁力过滤设备进行不断的创新优化,成功研发出了以高可靠性、高效率和自动化为核心竞争力的自动永磁除铁设备和电磁除铁设备。其中,公司创新研发的自动永磁除铁设备解决了现有普通手动永磁除铁设备需停机清理杂质、正压工况无法使用、原料损耗较大以及除铁效率较低等问题;公司研发的电磁除铁设备解决了现有电磁除铁设备因为线圈温度升高而磁场强度降低和原料浪费等问题。公司将充分利用其在自动永磁除铁设备产品上的技术先发优势,总结自动永磁除铁设备在电子材料行业的推广经验,将自动永磁除铁设备、电磁除铁设备等相关产品向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延伸拓展,进行增量市场开拓,同时把握存量设备更新迭代的市场机会。公司还将在加大国内营销推广的基础上,将国内市场的优势和经验向海外市场扩展复制,加大自动永磁除铁设备和电磁除铁设备的海外推广力度。公司将继续在技术储备的基础上持续投入研发,以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推动公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