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兵器精兵堂”公众号!聚焦全球热点时事,观察最新军事动态。⭐设置星标,获取第一手资讯~
全球经济仍未摆脱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和能源紧缺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将继续维持低速增长。不少人对此感到悲观,认为大环境不行。中方“倒不怎么在意”,而是把心思放在盘活经济上。为此,中方在海南办了场消费品博览会,一下吸引2000多名海外采购商赴华谈生意。看着中方稳步推进,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不禁感叹:中国将是个例外。
据环球网报道,本届消博会于4月10日开始,为期6天。作为链接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大型商场”,消博会现场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零食饮料、潮玩手办、汽车电子等应有尽有。据统计,来这里“卖东西”的知名品牌超过3000个。为了打响名头,它们将首发1000多个新品。于是,这场盛会吸引了5万多名专业观众参观,以及2000名外商谈生意。对他们而言,这一刻,海南就是“圣地”。
有人或许会觉得,一场消博会而已,没啥值得大惊小怪的。确实,如果只把目光放在卖东西和买东西上,跟普通的超市商场没什么区别。但若把目光放得长远些,便会发现,对于推动海南发展和提振全球经济可太重要了。消博会的深层逻辑为消费、投资和需求,既然商家们愿意跑到海南,说明这里有钱可赚,紧随而来的就是投资。
海南岛远居大陆之外,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且拥有不少天然良港,是设立自贸区的不二选择。通过举办消博会,海内外商家认识到海南优异的营商环境,纷纷在这里开设免税店、成立分部,带来了大量投资。
有两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一个是去年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国家在参展前后,在海南新设立了196家企业。另一个是海南自贸港蒸蒸日上,过去5年实际使用的外资比之前30年加起来的总和还多,同时年平均增速高达63.5%。在此背景下,外商在海南新设企业超过4700家,为海南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资金支持。
外商愿意把钱投向海南,不是做慈善,而是看到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未来。
过去3年,全球经济发展很不顺。先是遇到新冠疫情爆发,人都待在家里,商店也关了门,那段时间大家都过得难,哪有心情消费。所以,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几乎都陷入经济负增长。后来,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本以为2022年可以安心搞经济。哪料到,紧跟着俄乌冲突就来了。战场上大炮一响,关系民生的粮食和能源价格飞速上涨,不少国家只能勒紧钱包过日子。
然而,祸不单行,最后拜登政府大行贸易保护主义,打“补贴战”,加上美联储毫无节制加息,不少国家的钱包硬生生被“掏空”。遭此挫折,人们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只剩消费不足、增长疲弱,连带着IMF 也下调了对全球经济2023和2024年的增速。其中,中国也受到了质疑。
2021年中美GDP差距为5.6万亿美元,不过中国经济增速远高于美国,外界一致认为2022年差距会缩小。等到2022年7.47万亿美元的差距出来时,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中国为啥这么不给力?一些人甚至开始唱衰中国,说出“中国不行了”、“中国市场赚不到钱”之类的话。
事实上,这些人一叶障目,压根没看到事情的本质。2022年中美经济增速依旧是中国高(3%)、美国低(2.1%),怎么看都不可能突然冒出7.47万亿美元的差距。究其原因,在于美联储疯狂加息导致美国出现高通胀,平时1美元的东西卖2美元,GDP自然蹭蹭涨上去了。
此外,GDP采用本币结算,2022年美元利率上涨,由此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一元人民币能兑换的美元少了,中国GDP换算成美元自然会“缩水”。所以,不是中国不行,主要在于物价和利率的不正常变动。
当然,中方向来以数据说话,表示今年要使GDP增速达到5%。中方不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连提出五项举措。
加大宏观调控,使具体政策更具针对性、连续性;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拉动消费;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扩大出口;重视就业,改善民生;统筹全局,强化各领域安全建设。
中方的举动,外界看在眼里。IMF上调中国GDP,2023年为5.2%,比同期全球GDP增速高出2.4%。世行行长马尔帕斯同样看好,把中国视为全球经济不景气下的“例外”。可以预见,今年中国经济将发展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