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无糖饮料还敢喝吗?
2023-08-17 18:21

这几天,相信不少人的社交平台上被“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信息刷屏,作为最常见的人造甜味剂之一阿斯巴甜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宣布为“可能致癌”,那么,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我们还敢购买吗?
阿斯巴甜是人工甜味剂的一种,化学名称为天门冬酰苯丙胺酸甲酯,它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但不产生热量,因此受到大众,特别是减重人群的关注和欢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阿斯巴甜广泛应用于无糖饮料、口香糖、酸奶等各种食品和饮料产品中。迄今,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使用已在全球近100个国家获得许可,但围绕阿斯巴甜对健康的影响,数十年来争议不断,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根据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可使用阿斯巴甜的食品种类很多,包括调制乳、风味发酵乳、冷冻饮品、水果干、水果罐头、加工坚果、巧克力、面包、饼干、碳酸饮料、风味饮料、果冻等等,其中无糖汽水可能是最常见的一类。首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依据患癌几率的高低,将致癌因素分为5类:1类致癌物:对人类有确认的致癌性,如:如大气污染,酒精,烟草,甲醛,太阳辐射,X射线等;2A类致癌物: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如:如紫外线,牛肉、猪肉、羊肉,油炸食品等;2B类致癌物:有可能对人类致癌,如:如汽油,泡菜、咸菜、榨菜,手机辐射等。3类致癌物:尚不能确定其是否对人体致癌,如:咖啡因,糖精等;
第二,抛开剂量谈危害显然是不科学的。关于摄入量,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公布了新一轮对阿斯巴甜的风险评估报告,结论为:没有充分理由改变以往确定的阿斯巴甜每日允许摄入量,即每人每公斤体重40 毫克(40 mg/kg BW),只要在限量内可放心食用,是安全的。以碳酸饮料为例,GB2760-2014中规定阿斯巴甜在碳酸饮料中的最大使用为是0.6g/kg,一位体重60kg的成年人每天要饮用8-10罐碳酸饮料,才可能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对于很多追求健康的人而言,本来为了减少糖的摄入会去选择无糖饮料和食品,现在有了这次阿斯巴甜引起的风波,也让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做选择,左右为难。其实在“有糖”和“无糖”的选择上大可不纠结。最好的选择是含糖饮料和甜味剂饮料都不喝,但要是一定要选一个的话,肯定还是选择喝无糖饮料。关于蔗糖和其他添加糖,我们早已对其过多摄入的危害了如指掌,包括增加慢性病和龋齿的发生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和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国膳食指南都建议限制游离糖的摄入,每天最好不超过25克。
而甜味剂可以在实现极低卡路里的同时,让人们毫无负担地感受到甜蜜的滋味,一是能够减少糖摄入总量,从而摄入的热量也更低;二是在一定范围内摄入代糖不影响血糖水平和胰岛素分泌,因此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患者也可享受美味;三是某些代糖不能被口腔中微生物利用,从而有助于龋齿预防。不过事实证明代糖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般健康。原因是,长远来看,这些食物并没有证据表明非糖甜味剂对健康有益处,甚至有限的证据还提示了一些潜在不良影响,如增加成人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风险。比如3月份的时候,权威期刊《自然·医学》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指出赤藓糖醇可能会促进血栓形成,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明显增加相关;今年5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指南中就建议不要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
总而言之,作为消费者,在“真糖”和“代糖”中并不需要选边站。既然二者都对健康没好处,甚至可能有坏处,那就不如两边不靠,踏踏实实吃原汁原味的食品,喝清清爽爽的白水,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