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河南颐城控股有限公司党建工作周例会(2023年8月14日, 第31期)
2023-08-14 20:58  浏览:20
一、传达重要精神

   

       传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上半年国资央企本级查办留置案件142起》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网站8月10日消息,今年上半年以来国资央企反腐败工作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强劲态势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导推动下,国资央企纪检监察机构加强系统谋划、周密安排部署,紧盯重点对象,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紧盯重大项目、物资采购、并购重组、国企混改等关键环节,对靠企吃企、关联交易、设租寻租、利益输送等顽症坚决亮剑,严肃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今年上半年,国资央企纪检监察机构本级共查办留置案件142起,其中国资央企党组(党委)管理干部留置案件57起。在案件震慑和政策感召下,中管企业主动投案214人,其中中管企业党组(党委)管理干部13人。
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情况看,一是今年被立案审查调查的国资央企管理人员数量,较往年同期有大幅提升。上半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了国务院国资委原副部长级干部骆玉林等3名国资央企中管干部,释放了管党治党一严到底、全面从严的强烈信号。二是国资央企“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查处比例有所提升。上半年国资央企纪检监察机构查办的党组(党委)管理干部留置案件中,“一把手”占四成以上。 三是国资监管、能源、电力、汽车、企业金融等领域反腐败实现多点突破。中国大唐电力燃料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张志刚, 等管理人员被立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中化、中煤集团等能源领域央企也继续保持了严查、严惩、严治高压态势。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前一段周例会上,也传达了张国清副总理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副总理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国有企业存在的融资性贸易、无关多元化经营、虚增营业收入等9类突出问题,希望我们的各级企业能认真对照自查。目前,集团纪委也正对7家平台公司及其下属14家企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希望通过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保障我们的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每周廉政警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出处:《周易·文言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引用此句

原句意思是,常做好事积累善行的家庭,一定会福泽深厚,常做坏事败坏德行的家庭,一定会遭受祸殃。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句,旨在强调家庭家风的重要性,“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也曾深刻指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关系到党风政风。只有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才能真正涵养好作风,走好人生每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是亲情维系、道德养成、价值观传承、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家庭家风则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系统广大家庭要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树立好家规,共同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好风尚,特别是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锐气,带头抓好家风,把清廉家风立起来、营造好、守护住,共吹家庭“廉洁风”,共筑家庭“廉防线”,共建家庭“廉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就是倡导人们要从自身、自家做起,德字为先,廉字为要,勤字为源,严字为本,推进家教家风在实践中的培育和赓续,做到知行合一。在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出现“家庭家教家风”,也体现了我们党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高度重视。集团系统各级纪委要不断延伸家庭助廉触角,加大家庭助廉力度,提升家庭助廉温度,着力营造廉洁家庭文化,全面激活家庭“廉”动力,发挥出家庭助廉教育、监督的双重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集团系统的每名党员干部、每个家庭细胞都有责任、有义务,共同担负起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中培育和赓续良好家风,带头树立新时代家庭观并浸润到家庭成员的思想中、行动中,把爱国、爱企、爱家相统一,助推“清廉企业”“清廉家庭”建设,协力营造崇俭尚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护航集团行稳致远。
三、纪委书记讲故事

跟着总书记学调研调查研究要增强问题意识。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