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咱们支部有力量|美了环境 强了产业 富了村民
2023-08-14 15:12  浏览:21

“以前到菜园里摘菜,常常是一身泥、一身水、两手土,现在菜园子用围墙砌起来,每块菜土旁边的路都进行了硬化,很方便打理。”在大龙村85岁村民姚树林家的菜园子里,一块块菜土十分规整,胡萝卜、白菜、莴笋等蔬菜长势喜人。

近年来,望城区茶亭镇大龙村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探索实施“三联三长三事”党建工作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弘扬文明乡风,齐心共建美丽屋场,有效推进乡村治理,村民满意度、幸福感显著增强。



实施“三联”对接
引得收益来
该村充分发挥有1名省党代表、1名区人大代表、21名镇党代表和镇人大代表、85名村民代表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行“党代表联系党员、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村民代表联系村民”的三联对接机制,开展代表“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活动,建立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对接机制,让108名“三类代表”联系服务1469户常住群众,把政策宣传到户,把意见建议征求到户,搭建了党组织与基层群众的桥梁纽带。

同时,积极探索“村委会+企业+农户”模式,推动人力、财力、物力等发展要素全村聚集,推进增就业、引大户、暖人心、新帮扶等方式,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道路。2022年,全村光伏发电2300万千瓦时,小龙虾、家鱼养殖产值7000余万元,水稻、辣椒、红薯、莲子种植等产值2000余万元,累计消化村级债务4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60万元,人均收入达4万余元。

落实“三长”制度
文明新风吹
该村深入推进“三长制”工作,构建“片长-组长-邻长”服务体系,将全村划分为8个片组、52个网格、99名邻长,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担任网格长和邻长,让网格内发生的问题能够有人管、立即接、快速办,并及时反馈;每个网格至少1名代表包抓,组建微信群,线上线下走进农户院坝、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忧盼。
依托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片长、组长、邻长作用,结合“雷锋超市”,全面推行“积分”管理,对涉及移风易俗等多项内容给予积分奖励,将村民“雷锋文明存折”积分情况与“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推荐表彰挂钩,引导村民自觉参与乡村治理。目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村民自觉摒除陈规陋习,倡导移风易俗,红白喜事不操办、不收礼金等蔚然成风。
推行“三事”做法
织密治理网
充分利用党支部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代表工作室等载体,推行“村民说事、代表议事、支部办事”做法,将群众“请进来”,倾听群众呼声,定期召开代表议事会,全力构建“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问题就地解决”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切实用好“板凳议事会”“庭院恳谈会”等平台,畅通群众反映意见建议渠道,引导群众广开言路、反映诉求,切实将板凳“坐热”、民心“捂暖”。目前,各级代表共收集意见建议120多条,帮助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100余人次。

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中,支村“两委”秉承“共建、共治、共享”原则,首创了“理事会自主决策、群众自筹资金、村级择优以奖代补”模式,累计建设美丽屋场6个,投入项目资金66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80多万元,今年新启动的金龙新屋屋场自筹资金达23.95万元。
如今,人居环境变好了,村民矛盾变少了,邻里关系和睦了,党群联系更紧密了,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望城区委组织部|来源

余艺|编辑

杨洁|责编

喻天慧 王圣民 王珺|编审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