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系列:4:溯源产业周期,探寻经济周期的根源!
2023-08-14 07:50 浏览:29
本篇会从经济周期与产业周期的关系入手,详细拆解二者的所属关系。第二个身处周期在何处,目前我们所处周期的哪个位置。以周期的成因和身处周期何处,这两个问题为基础出发点。以此拆解、理解和解释经济周期与产业周期,是非常有帮助的。产业周期通常被称为产业生命周期,通常分为五个阶段。1982 年,Gort & Klepper 以厂商数量作为主要划分标准。将产业全生命时段划分成引入、大量进入、稳定、大量退出(淘汰)、成熟共五个阶段。对应厂商数量“低位→快速增加→增速趋缓→大量退出→相对趋缓”的规律。在科技领域很多创新性的产品,是先有供给,再有需求。早期有一批创新者使用,在其带领下,创新产品能够获得极大的增长。创新者关注产品的创新性核心特性,忽视产品的一些其他特性。因此,创新型产品的面对人群从创新者转向实用人群时,会有一道鸿沟。如果企业能够顺利的将产品特性,从创新者关注点转向使用者。成熟期下,整体厂商数量整体趋稳,产品开始具有标准化特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成熟期阶段,经由技术升级创新、新需求的创造。生产产品的原材料资源端,到设计、加工生产、流通、销售环节。比如光伏产业链,就是从上游的晶硅原材料到下游的光伏系统应用。整个产业链除了光伏产品之外,还有各个环节的生产制造设备。因此,产业周期是指产业链上的竞争产品和互补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因为供需的变化,引发的类重复性波动。中短周期变化大多是由供给、需求、库存、政策等因素引发的量和价的变化。更多是由技术更迭、社会风俗等宏大的因素引发的变化。还有一点就是,产业周期考虑的出发点是产业整体的变化。因此,我们研究产业周期的时候,首先需要理顺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关系。比如我们分析造纸行业或者养猪行业的周期变化时,需要将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刻画出来。了解哪个环节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最高,行业的利润是如何分布的。各个行业周期的运行方向,根据权重的大小叠加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们的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由三个阶段,实体经济驱动、以房地产为首的债务驱动和以金融为首的杠杆驱动。这三个阶段并不是严格区分的,实体经济里也可以大幅增加债务和杠杆。它们在我们现实的经济世界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在不同时期存在的比重不同。在现实的经济世界之中,债务和杠杆的多寡,由我们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驱动。这几股合力形成了信贷周期,对于不同的产业有着不同的交叉力度,形成的影响力度不同。比如房地产、信托、银行等产业,便受到信贷周期的影响很大。这便导致相应行业,因信贷周期扩张和收缩引发的业绩弹性很大。如果以医药、必选消费等相关产业,和信贷的交叉较小。总之,信贷周期影响着不同的产业周期,各个产业周期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的经济周期。而产业周期有的向上,有的向下,形成经济周期的方向。我国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是按照生产法统计的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增加值。202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为33.2%。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9.5%、8.0%、6.1%、6.9%、7.7%,;其他行业增加值占比为15.9%,房地产业和建筑业14.1%。去年GDP增加增加贡献较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贡献增长9.1%。从2022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房地产从过去的经济增长引擎,变成了现在经济增长最大的掣肘。中短期周期是由短期的供需关系、存货、政策等因素驱动的小幅周期波动。长周期的波动是由技术更迭,风俗习惯等长期因素引发的需求的变化。不同的周期变动方向不一致,时间跨度不一致,幅度不一致。除此之外,信贷周期对不同产业的周期的扰动差异较大。可能存在某个细小的环节的微小变化,引发整个经济系统的巨大变化。但是,经过我们详细拆解,可以从GDP占比的权重入手。重点关注占比较大的产业,定性分析各个产业具体的周期运动方向。通过对产业周期和信贷周期等研究,似乎可以定性的描述经济周期的运行方向与大致轨迹。
原创不易,请多多点赞和点在看,方便转发给朋友,更加感激不尽。第一时间获取更多深度投资分析,请关注公众号并标星: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