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简介;
马铃薯又名土豆,属茄科,多年生草本块茎类蔬菜。土豆呈椭圆形,有芽眼,皮有红、黄、白或紫色,肉有白色或黄色,淀粉含量较多,口感脆质或粉质。
它原产于南美洲高山地区,十八世纪传入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全年都有供应。
土豆与稻谷、小麦、玉米、高梁一起被称为全球五大农作物。在法国,土豆被称作“地下苹果”。

马铃薯种植技术:
1:马铃薯种植时间
马铃薯主要在每年的10-12月份栽种,但因栽种地区的气候环境不同,所以植株的具体栽种时间也不相同,如东北地区在每年的4-5月份种植,而南方地区栽种时间为10-11月份。

2:马铃薯种薯选择:
选择表皮光滑、色泽鲜艳、重量为1-2两的健康种薯进行栽种,而且种薯在切块前,需要放在太阳地下晾晒2-3天,然后切成含有2-3个芽点的小块,并放在温度为15-20度的环境中催芽。

3:整地备种:
合理种植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耕层深厚且疏松的砂壤土。播种前进行整地,可深耕细耙,然后作畦,畦的宽窄和高低要视地势、土壤水分而定。整地时,亩用生物菌肥2500公斤加中微量元素肥料20公斤加硫酸钾复合肥100斤,进行整地。

4:种植密度:
一般建议株距20-25公分的密度进行播种,在种植时,建议把种芽向上,均匀放入沟内。一般每亩播种密度可以掌握在5000-6000株左右,太密后期通风透光条件差,引发病害发生,太稀不利于高产。

5:幼苗期管理技术:
春分前,具体时间可在阴历的十六、十七左右。马铃薯适应性强,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结合浇水,幼苗期亩用西北狼艾互裕地乐(100毫升+5公斤)进行滴灌或者淋根,此期如遇天气干旱,需要大量补水,促进根系生长,壮秧壮苗。

6:中期肥水管理
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对于叶片发黄明显脱肥的地块每次每亩施西北狼裕大乐(氮磷钾平衡肥肥)10公斤,进行滴灌或者淋根,一般施肥2-3次。为了避免马铃薯早衰,可以通过叶面喷西北狼艾互粮漫仓方案(10毫升+200克)喷雾,连续喷洒2~3次,有利于幼薯迅速膨大。马铃薯生长期,要合理的进行浇水,尽量顺垄灌水,防止大水漫灌,尽量不要水漫垄,提高土壤通透性避免板结不利于块茎膨大。对于雨水较多地区,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收获前7天尽量不要再进行浇水,可以提高马铃薯商品性和储藏时间。

7:花期管理:
马铃薯进入花期,从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需要大量养分供给,所以花期及时浇水,及时补充花期养分,亩用艾互画果山(6毫升+55克)喷雾,促进坐果,根茎生长。



8:后期管理,合理控旺,根茎膨大:
马铃薯地上部分徒长,会引发枝叶互相遮荫,通风透光性变差,营养生长强于生殖生长,不利于地下薯块膨大降低产量。因此要合理控旺,在根茎膨大期使用艾互10号增产方案进行喷雾,连续喷2次,促进根系生长,控制秧苗旺长,促进根茎膨大,通过控制上部旺长从而促使根茎膨大,从而达到增产的目地。结合后期补水,可以用艾互裕大乐高钾水溶肥(5公斤)滴灌。注意,此期应小水冲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