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2023年7月10日—17日,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乡镇调研小分队在郑浩生教授的带领下赴派潭镇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派潭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本次调研且给予大力支持,于7月11日专门召开“镇域发展与乡村振兴调研工作协调会”,使得调研组与当地各办公室主任、各村书记建立了有效联系。

调研组来到佳松岭村,参观了盘活空心村的典型例子——麦客72house,该民宿是以改造“云从家祠”为核心,同时承租祠堂周边土地,于去年3月底动工,10月28日开始营业,是派潭唯一一个当年开发、当年竣工、当年开业的产业,也是增城首个共享田园乡村民宿。
调研组了解到,麦客之所以能迅速顺利开业,一来离不开镇党委、镇政府、村委的帮助,二来要归功于新屋合作社这一村集体提前进行土地集体确权,提前召开村民大会商讨祠堂修缮问题等工作。
据新屋合作社社长所言,盘出的地原来只有一户人家居住,其余全部都是空心村,同时房子也老化严重。祠堂更是每年都要修缮一次,修缮款多达100万,村民很难凑得出这笔钱。再者,若每户家里要“分地”,由于每户“人多地少”,故而最终分到每个人身上的地也不会很多。
综合多方面考虑,村集体在镇党委、村书记的支持下想出“修旧如旧,商业化使用,盘活闲置资源”的佳松岭模式,亦对村民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最终,才有麦客72house的顺利建成。
当然,村民也因此增加了收益,既有土地租金的收入,又有村集体的分红。据了解,72house员工只有2个是外地人,其余二十多人均为本地村民,无疑又增加了本地村民的工资收入。暑假来临,72house还雇佣了12名暑假工,亦都是本地村民的孩子。
我们把该模式生动地概括成“企业+村集体+租金+工资+分红”模式。
调研组先后访谈了农村农业办、经济发展办、白水寨管理处主任以及高滩温泉酒店、白水寨嘉华温泉酒店管理人士,就派潭镇目前产业发展现状、发展问题以及未来规划做了深入了解与探讨,亦获得不少珍贵材料,为调研组后续推进派潭镇乡村振兴之路的经验梳理、问题剖析、创新协同和宣传助力奠定基础。
在访谈之余,调研组也先后到果园地与农户一起采摘火龙果,到农场帮农户收稻谷。绿皮火龙果让队员们大开眼界,酸酸甜甜的新品种更是让人喜不自胜。一筐筐红心火龙果,承载的不仅是农户的心血,更是丰收的喜悦。
农场里映入眼帘的是烈日下铺满地的金色稻谷和农户们晶莹的汗水。队员们戴起草帽,拾起工具,一同加入到收稻谷的大队中!从下午五点至晚上七点半,终于收完了所有稻谷。虽不易,但十分充实快乐!
愿每一粒播种的希望,都不会被辜负。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谋特色。派潭镇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未来也必将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通过本次的实地调研,调研组深刻感受到派潭镇各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调研组亦将充分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认真准备项目,为派潭镇“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广东乌镇”提供有用建议,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华农学子的青春和力量。

(团队合照)
图片以及文字均来自三下乡团队
编辑 \ 梁楠烨
初审 \ 罗毓钧 陈 辉
复审 \ 古雪茹 喻 水 郑天皓
终审 \ 张馨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