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颂古桑:
深入古桑蚕养殖产业

8月12日,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椹”同行,家乡产业调研实践团前往夏津县裕田歌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桑产业的保护与利用实地调研,了解到德州市夏津县充分利用古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桑蚕养殖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夏津森林公园周边村落,桑树资源丰富,为蚕的养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01.
《诗经》中有言:“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桑蚕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种桑养蚕、男耕女织是我国古代传统的社会结构,发展到现代,桑蚕亦成为了日常百姓常见之物。
夏津裕田歌农业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 热情接待了与“椹”同行实践团,并带领实践团参观了养蚕设备与蚕宝宝生长过程,为实践团详细讲解了桑蚕养殖的相关信息。

02.
工作人员介绍到,夏津县裕田歌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进行果桑养殖,并向实践团介绍了蚕桑养殖与果桑养殖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蚕桑的主要经济价值是叶子,用来养蚕或者做其他药用;果桑是果树,主要经济价值是果实,对叶片大小和产量也没要求。

03.
通过本次赴夏津裕田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参观实践,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我们得知“这些蚕14天左右就能结茧,公司上门回收,这些蚕能赚4000块钱左右。对于我这种在家看孩子,家里还有老人,出不去的,半个月能挣4000块钱左右是一个非常好的收入。”,与“椹”同行实践团更深刻的体会到果桑养蚕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感受到夏津政府对古桑的充分利用,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summer time
-END-
版权说明
文案 | 陈萍
排版|马静如
图片|与“椹”同行,家乡产业调研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