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关于申报优势特色产业强镇储备项目的通知
2023-08-12 12:30  浏览:23
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各区(市)县农业农村局:
为推动我市乡村产业振兴,引导和撬动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汇聚,助力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全面发展,我局将开展优势特色产业强镇项目储备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聚焦要素发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进一步优化乡村特色产业布局,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程序。市级产业强镇储备项目通过镇(含街道,下同)申报、区(市)县级推荐、市级评审入库储备。每个项目拟按照不低于2000万元进行策划包装,其中,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资不低于1500万元。
(二)储备范围。每个区(市)县限申报1个项目,每个项目建设范围只能涵盖1个镇。
(三)工作要求。各区(市)县要严格按照《2024年成都市优势特色产业强镇储备项目申报指南》(附件)要求,夯实项目前期工作、做实项目实施方案,做好各项项目储备、申报工作。
请各区(市)县于825日前,报送市级产业强镇储备项目申报材料5份及电子版到农业农村局产业处,逾期不予受理。
  人:余荇、陈乾睿
联系电话:028-61883639
    箱:920884350@qq.com
          附件:2024年成都市优势特色产业强镇储备项目申报指南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
202382
附件
2024年成都市优势特色产业强镇
储备项目申报指南
一、建设思路
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聚焦主导产业,集聚资源要素,延长产业链条,补齐发展短板,完善利益联结,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乡镇上联城市、下接乡村的纽带作用,推动产城融合、产村融合发展,打造综合服务功能强、宜居宜业的农业产业强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储备范围
各区(市)县可推荐储备项目1个,每个项目只涵盖1个镇(含街道),已认定或正在实施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项目的所在镇不再申报。近两年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重大涉农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问题或出现项目建设安全生产事故的、被市级及以上相关部门通报的区(市)县不予申报。
三、建设内容及标准
按照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促进全产业链发展、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围绕镇域内1个农业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具体到品种类别,不得笼统为粮食、水果、畜禽、水产等),开展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补齐标准化生产、产业链条延伸、品牌营销等短板,通过项目实施,促进优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一)提升基地生产能力。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开展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改造提升基地设施化、数字化、生态化水平,开展品种改良、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打造“第一车间”“原料车间”。通过项目建设,基地生产水平全面提升,示范基地面积不低于1000亩,标准化养殖圈舍占总养殖圈舍的60%以上。
(二)提升加工仓储能力。重点拓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建设,就地就近发展烘干储藏、清洗分拣、预冷保鲜、分级分割、产品包装等,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功能性食品,加强新食品原料、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和应用。通过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到1.51以上。
(三)培育新产业新业态。重点依托主导产业,融合农商文旅体,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做精休闲农业,做活农村电商,做优农耕教育,做特家庭工坊,培育“土特产”品牌,开展产销对接活动。通过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8000万元以上,且占镇域农业总产值40%以上。
(四)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统分结合生产经营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通过项目建设,主导产业订单生产比例达到50%以上,主导产业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县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以上。
四、申报条件
(一)政府高度重视。县、镇两级人民政府积极布局项目建设,制定了主导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出台土地、财政、金融和人才等方面相应政策。项目前期工作准备比较充分,项目建设用地、设施农业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落实。
(二)主导产业基础好。项目镇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合理,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有力。镇域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8000万元以上。
(三)融合发展有成效。围绕主导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长、主体多元、业态多样,类型丰富。项目区域内有1家以上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1.51以上。
(四)主体利益链接紧。镇域内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主导产业,有发展规范的农民合作社开展社会化专业化生产服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各类经营主体间建立了有效运营的联农带农利益链接机制。
(五)重点支持区域。国家、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两项改革”(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区域划片中心镇、地理标志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覆盖的镇(乡),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产业10亿元镇可优先支持。
五、实施主体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涉农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养殖大户。对于单个项目投资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达到3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0万元以上,产业化联合体达到300万元以上),项目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尽职调查,并将尽职调查报告作为申报材料的必备要件。
六、资金补助标准
每个项目市级财政拟补助资金500万元。资金分两年拨付,第一年批准建设时补助300万元,第二年通过中期评估、验收合格后再补助200万元。
市级财政补助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重点支持标准化示范基地提升、品种改良、水肥(药)一体化、绿色防控物联网设施、产地初加工能力提升、社会化服务、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等短板和薄弱环节,补助资金应优先形成固定资产,并通过方案、协议等形式,明确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群众增收。鼓励各地按照规定积极统筹整合其他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资,集中支持项目建设,每个项目市级财政补助资金与撬动资金(含区(市)县配套)之比达13以上。
市级财政补助资金不搞平均分配,不得建设楼堂馆所、市政道路等一般性支出,不得列支管理费等,不得购置已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机具,不能大量用于物化补贴和观光设施建设。
七、其他
项目建设内容涉及用地审批、环境影响评价的,需提供相应批复或证明材料。市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未竣工验收前,不得申报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附件:1. 2024年成都市优势特色产业强镇储备项目申报表
2. 2024年成都市优势特色产业强镇建设方案(模板)                  

附件1

2024年成都市优势特色产业强镇

储备项目申报表

一、镇基本信息

镇名称:     (区//县)      (镇/街道)

农业主导产业(具体品种类别):               

是否属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是□    否□  

是否属于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是□    否□

是否属于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是□    否□  

是否属于全国乡村产业十亿元镇:是□    否□

是否列入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产业区域布局(重点县、基地县):是□  否□

是否属于“两项改革”区域划片中心镇:是□    否□

镇填报人:        填报人联系电话(手机):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县级审核人:      审核人联系电话(手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二、镇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编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2年数值

备注

1

镇农业主导产业情况




1.1

主导产业标准化种养基地面积

/其他单位



1.2

主导产业标准化种养基地产量

万吨/万头/其他单位



1.3

镇域农业总产值

亿元



1.4

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

亿元



1.4.1

  其中:主导产业农业产值

亿元



1.4.2

        主导产业加工业产值

亿元



2

镇主导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2.1

主导产业从业农民人数



2.2

主导产业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



2.3

县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



2.4

主导产业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

/



3

主导产业经营主体情况




3.1

镇域地市级(含)以上龙头企业数量



3.1.1

  其中:地市级龙头企业



3.1.2

        省级龙头企业



3.1.3

        国家级龙头企业



3.2

镇域农民合作社数量



3.2.1

  其中:地市级(含)以上示范社



3.3

镇域家庭农场数量



3.3.1

  其中:地市级(含)以上家庭农场



3.4

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



3.5

主导产业品牌认证数量



3.5.1

   其中:绿色食品认证



3.5.2

         有机食品认证



3.5.3

         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3.5.4

         其他省部级认证



3.6

农产品抽检合格率

%



三、规划编制情况

县域或镇域的农业或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情况(列出已编制规划名称,附证明材料)

 

 

四、主导产业支持政策情况

县级在支持主导产业发展出台的人才、土地、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列出文件名及文号,附证明材料关键页)

 

 

五、各级部门意见及盖章

 

推荐意见

 

 

(区、县级农业农村部门)

推荐意见

 

 

(区、县级财政部门)


附件2

2024年成都市优势特色产业强镇

建设方案

(模板

***区(市)县

2024****


成都市优势特色产业强镇建设实施方案
(模板)
一、镇(街道)基本情况
建设镇(街道)区域范围、基本条件、农业发展情况等。
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 发展现状。包括主导产业一二三产值、加工比、从业人员、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基础情况,主导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基地规模和标准化生产等情况,加工仓储流通销售等产业链建设情况,产业融合发展、技术研发应用等情况。
2. 主体培育。包括乡镇区域内与主导产业紧密相关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物流企业等主体情况,辐射带动能力、联农带农机制等。
3. 存在问题。目前主导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弱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建设思路目标
建设思路(针对项目乡镇主导产业)、建设原则、任务目标(包括主导产业全产业链目标产值、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情况)。
四、主要建设内容及资金测算
主要建设项目、承担主体、建设内容、资金测算(市级财政补贴总资金按500万元规划)。
(一)主要建设项目
1. 项目①名称及建设内容(指标细化,可实施验收)
1)建设地点:(具体到村)
2)建设时间:
3)建设主体:主体名称(主体尽量明确,需要购买社会化服务的备注招投标确定)
4)资金概算:(内含总资金、市级资金、区(市)县整合配套资金和建设主体自筹资金,市级财政资金补助内容及标准)
2. 项目②名称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2)建设时间:
3)建设主体:
4)资金概算:

......

资金使用表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承担主体

建设地点

主要建设内容

总投资(万元)

合计

市级财政资金

地方财政资金

自筹资金



















(二)分期建设方案
500万元财政补贴资金分两期实施建设,其中第一期建设300万元,第二期建设200万元,分别明确一期、二期建设项目。
(三)资金使用与监管
五、效益分析
介绍项目实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
六、支持政策
介绍县、镇(街道)对主导产业发展、人才、科技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七、组织保障
介绍组织领导机制、运行机制、宣传策划等。
八、附件材料
提供申报表中涉及的主导产业发展数据(如产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区(市)县相关部门证明,提供主导产业主体培育(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主导产业品牌(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者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等证明;提供编制县域或镇域的农业或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关键页);提供项目用地性质和已落实的区(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证明;提供主导产业产值、农产品加工比、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区(市)县统计部门证明;提供2年内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业部门、质监部门证明;提供所购农机具不在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中的县农业农村局证明(附文件和相关机具部分佐证资料);提供区(市)县级相关支持政策及其他重要证明材料等(控制附件数量和页数);对于单个项目投资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到3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0万元以上,产业化联合体达到300万元以上),提供尽职调查报告。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