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
机械伤害事故!警钟长鸣!
2023-08-07 20:10  浏览:25

常见产生机械伤害的机械设备:

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

  • 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 各种起重吊装设备及其配套吊索具;

  • 各类旋转切割打磨设备、钻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

  • 可自行行走的自动焊机,卷板机,剪板机,压缩机;

  • 以及手锤、手锯、撬杠、钳子等工具。


这些设备和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不注意就会发生机械伤害,且发生频率较高,有的会对人身造成严重伤害。

机械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

1人的不安全行为

                

主要有人员的操作失误和误入危险区域两大原因。

人员操作失误的主要原因有:

1机械产生的噪声使操作者的知觉和听觉麻痹,导致不易判断或判断错误。
2依据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纵或控制机械造成失误。
3机械的显示器、指示信号等显示失误使操作者误操作。
4控制与操纵系统的识别性、标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产生操作失误。
5时间紧迫致使没有充分考虑而处理问题。
6缺乏对动机械危险性的认识而产生操作失误。


7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
8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因仓促而导致操作失误。
9作业程序不当,监督检查不够,违章作业。
10人为地使机器处于不安全状态,如取下安全罩、切除联锁装置等。走捷径、图方便、忽略安全程序,如不盘车、不置换分析等。

误入危险区域的原因主要有:

1操作机器的变化,如改变操作条件或改进安全装置时误入危险区。
2图省事、走捷径的心理,对熟悉的机器,会有意省掉某些程序而误入危险区。
3条件反射下忘记危险区,或没有表示危险区,操作人员误入。
4单调、枯燥的操作使操作者疲劳而误入危险区。
5由于身体或环境影响造成视觉或听觉失误而误入危险区。
6错误的思维和记忆,尤其是对机器及操作不熟悉的新工人容易误入危险区。
7指挥者错误指挥,操作者未能抵制而误入危险区。
8信息沟通不良而误入危险区。
9异常状态及其它条件下的失误。

2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如机器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通风、防毒、防尘、照明、防震、防噪声以及气象条件等安全卫生设施缺乏等均能诱发事故。另外如果机械设备是非本质安全型设备,此类设备缺少自动探测系统,或设计有缺陷,不能从根本上防止人员的误操作,也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机械所造成的伤害事故的危险源

1旋转的机件具有将人体或物体从外部卷入的危险;机床的卡盘、钻头、铣刀等、传动部件和旋转轴的突出部分有钩挂衣袖、裤腿、长发等而将人卷入的危险;风翅、叶轮有绞碾的危险;旋转的滚筒有使人被卷入的危险。


2作直线往复运动的部位存在着撞伤和挤伤的危险。冲压、剪切、锻压等机械的模具、锤头、刀口等部位存在着撞压、剪切的危险。


3机械的摇摆部位存在着撞击的危险。


4机械的控制点、操纵点、检查点、取样点、送料过程等也都存在着不同的潜在危险因素。

3环境的因素


不良的操作环境,如作业区杂乱无章、通道不畅、地面积水等环境因素也会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 

要预防机械伤害事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配备本质安全型机械设备
本质安全型机械设备配备有自动探测装置,在有人手等肢体处于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如刀口下时,此时即使有人员误触动设备开关,设备也不会动作,从而保护人员安全。


2加强对机械设备及操作人员的管理
1、制定详细的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并对设备操作人员加强培训,使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认识到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2、为职工配备合格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并督促职工正确使用。
3、加强对设备操作区域的管理,及时清理杂物,使操作区保持干净整洁、通道畅通。
4、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处理设备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使机械设备的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处于完好状态。


3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业人员应注意作息时间,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状态。

机械伤害预防铁律“十二条”

“四必有”

有轴必有套、有轮必有罩

有台必有栏、有洞必有盖

“四不修”

带电不修、带压不修

高温过冷不修、无专用工具不修

“四停用”

无联锁防护停用、无接地漏电保护停用

无岗前培训停用、无安全操作规程停用

四必有

有轴必有套:有转动的滚轴要有防护套,防止员工头发、衣领、袖口等被卷入造成伤害,如车间流水线线头的滚轴、车床的传动轴等。

有轮必有罩:有皮带轮、齿轮、链条的传动危险部位,必须要有固定式的防护罩,如钻床的皮带轮、自行车的链条部位等。

有台必有栏:有台沿、临边的设备及辅助工具沿边上必须要有护栏。设备平台高度超过1.2(含)米,要设置防护栏;高度在2米以下护栏不低于0.9米,高度在2米及以上护栏不低于1.05米,如大型的注塑机加料平台等。

有洞必有盖:设备上有孔、洞的位置必须有盖子,如啤机侧面的孔洞。

四不修

带电不修:在带电设备检修,或需要进入设备内部维护清理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悬挂”正在检修、禁止合闸“的警示牌,防止运动部位启动或引发触电事故。

带压不修:在设备检修时,除了断电外,有压力做为驱动或拆除带压力容器时,必须先泄压后才能操作。

高温过冷不修:设备上有高温或过冷区域时,必须先恢复常温后方可维修,防止烫伤或冻伤。

无专用工具不修:在检修拆装时,必须使用设备配套原装的专用工具,防止损坏设备或工具受力飞出造成伤害。如拆除注塑机射嘴时,须使用自带工具,严禁在工具上加装套筒或借助行车拆除。

四停用

无联锁防护停用: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上,未安装两种及以上的安全保护装置的设备必须停用!这些装置保障我们的肢体部位不会接触设备的危险部位,所以安装必须规范,严禁私自拆除、屏蔽!

无接地漏电保护停用:外壳未接地或未安装符合要求漏电保护开关的,用电设备要停止使用!如生产使用的用电设备涂层烘干箱外壳要接地,并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无岗前培训停用:操作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如冲床、注塑机、压铸机等)的员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上岗前未进行安全培训或考核合格的,要停止使用。

无安全操作规程停用:设备如果没有上岗前、作业过程中及作业后的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停止使用。注意:作业前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检查安全装置有效性,作业过程中发生故障必须停机断电请专业人员检修等,安全操作规程不是作业流程,表述要通俗易懂。

现场管理四注意

1.安全警示标识

机械传动、旋转等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2.防护罩

有可能造成缠绕、吸入或卷入、刺割等危险的运动部件和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罩,防护罩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 23821-2009)的相关规定,并确保有效。

3.联锁装置

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严禁擅自拆除联锁装置、防护装置。

4.严禁违章操作

操作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好个人的防护用品。披肩发、长辫必须罩入工作帽内。有可能被传动机械绞辗伤害的作业不准戴手套、不准穿戴围巾、围裙,脖子上不准佩带装饰品,生产作业场所不准赤膊不准穿高跟鞋、拖鞋。

操作对人体有发生伤害危险的机械设备时,应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否则不准进行操作。

不准随意拆卸、挪动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安全信号装置、防护围栏、警戒标志等。

检修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挂上“正在修理禁止通电”警示牌。合闸前要仔细检查确认无人检修后方准合闸。

记住,各类旋转设备是危险能量设备!

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严重伤害!

检维修时一定要实施LOTO

为生命上锁,为安全挂牌!

来源丨安全与应急

发表评论
0评